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书评 > 人文 >

井泉:我的人生信仰

时间:2012-12-05 13:57来源:作者原创 作者:井泉 点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之谓德。大德曰生,厚德载物,生人者仁,仁者爱人,仁者不忧。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是之谓恕。如心曰恕,推己及人,恕者知人,知人者智,智者不惑。

富不淫,贫不移,威不屈,誉不劝,毁不沮,是之谓志。士心曰志,正志固贞,贞固者笃,笃者神勇,勇者不惧。

 

 注:

第一条——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意思是,仁德的人,自己想生存也帮助别人生存;自己想发达,也帮助别人发达。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周易》提纲挈领的命题“天地之大德曰生”。一生二,由生之一字而又有对乾卦坤卦的阐释,“天行乾,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生人者仁,这是易学权威王夫之根据《周易》对孔子提出的“仁”的学说的基本诠释。生人——让人生长,才是最基本的仁之义,爱人其实只是仁之余事。

第二条——“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并为恕下过这样的定义:“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是孔子在回答子贡的一个提问时说的。子贡的问题是:“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前条是从“欲”的角度来讲,此条是从“不欲”的角度来讲。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出自刘备《戒子书》。

第三条——“富不淫,贫不移,威不屈”出自孟子《孟子·滕文公下》:“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文:“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以天下为自己广阔的住宅,站在有利于天下的正确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誉不劝,毁不沮”,出自《庄子·逍遥游》:“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译文:“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王夫之在其伦理思想中,把“正志”、“务义”看作是人生最高价值的表现是为人处世的言行准则,他自己按这个准则立言行事,以此要求别人。“心之所期为者,志也。”这是王夫之对志的解释,志是人生所追求的有预定目标或理想的心理活动。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志向,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至于立什么志,王夫之认为要“正其志于道,则事理皆得”。这里指的道,即他所说的“道之所在,义而已矣”。他又说:“以道义为心者,孟子之志也,持其志者,持此也。”王夫之把正志看得至为重要,一再说,“故教者尤以正志为本”;“善教人者,示以至善以啄正其志”。贞,坚定,有节操。笃,忠实,一心一意。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君子完美人格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论语》第九章《子罕》中,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井泉与本网学生记者胡智雄(右)于澄心阁书斋(摄影;黛丽)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3)
92.9%
踩一下
(1)
7.1%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