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与井泉一别月余。今日再读井泉,我当刮目n次方看他!但我见事倒不晚。井泉是个勤学的人,学问渊博自在我意料之中。
旁征博引,雅俗相映。思接千载,神游万里。用这句话来概括井泉兄的《武陵足迹》尚不及万一。演戏行业有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俗语也云:“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我爱好打蓝球。但苦于球技浅薄,常遭人笑话。去年来一同事,体育专业。打起球来游刃有余,运起球来行云流水。那一份洒脱劲儿不知吸引了多少纯真无暇的孩子的的眼光。再读井泉兄的《武陵足迹》,其感觉不啻胜百倍。如是单纯的完整游记,读来也有新鲜感,让人神游其中。读此类文章,似美酒过喉。如能佐以奇思妙语,就如添了下酒的豆腐干、花生米。那更是一份恬美、悠然。但还能在历史的长河里邀出众多心灵相交的朋友共酌,那份人生得意劲儿------井泉是做学问的人,井泉是知识渊博的人,井泉也是虚怀若谷的人。故井泉常能月下美酒做歌、美文当琴。志士仁人,古今同醉。
又读之下,我对常德也是浮想翩翩了。四公里长的诗墙何其雄浑壮观。尧舜夏商,春秋孔孟, 秦砖汉瓦筑广厦,唐诗宋词咏风骚。 元明多贤人,康乾有盛世 。成千上万的古今志士仁人在这里休憩、吟咏、传播,中华民族悠久源远的文化在这里得以大放光芒。被商业气息重重包裹的常德也添了异彩。神游之下,我似听到远古民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似看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孔子。 似看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普。似看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李清照。也似看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张养浩------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登徒子还作过《好色赋》呢(附会一下)。“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常德的姑娘们娇羞欲语,秋波蕴情,眉目倩兮,巧笑盼兮。井泉兄还巧妙杜撰了一个现实版的丁香姑娘:“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文由心声,可见井泉兄的心魂已被留于此。作为同窗好友,我只好离衡赴常,不求“有苦同当”,只愿拉他出环肥燕瘦的温柔乡!
最让我心醉的还是常德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前护后卫下,去学校沐浴人类爱的阳光。他们是阳光下茁壮成长的花朵!他们是阳光下娇艳欲滴的花朵!他们拥有开开心心、蹦蹦跳跳的童年。我们很多地方,学校就是监狱。孩子们坐在教室里上课禁若寒蝉,老师却认为管理有方。下课休息孩子们想开心玩耍、玩些玩具都要提心吊胆,老师却认为安全所需。走近宿舍,息灯铃一响,孩子们屏气凝声,老师的呵斥声此起彼伏。甚至在某个房子里又将上演“渣子洞的故事”。学校就是加工厂,生产出型号统一的木偶。常德的孩子们何其有幸!真想时光倒退四十年,也拎着粉红色的塑胶凳,站在孩子们中间去吵吵嚷嚷、追逐嬉戏。当然,井泉在里面哭鼻子。
井泉兄颇有娴情逸趣。每到一处,必留“芳影”与朋友共享。照片上的井泉兄英姿勃发,文风帅气倍超当年!嫂子调教有方!兴之所致,情之所浓,来了个“白鹤亮翅”。这一招不知吸引了n多英姿绰约的帅哥、花枝招展的美眉的眼球!井泉兄谦虚。我换为“大鹏展翅”。齐威王回淳于髡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刘老师曰:“蒸水之鹏,不展则已。一翅九千里”。此图莫不暗寓井泉兄展翅欲飞、遨游蓝天的冲天抱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为何不言?待凡人自去发现、捕捉、挖掘。井泉兄是有学问的人。自会用他敏锐独特的眼光把美展现出来。井泉兄是好学的人,若鲁肃有知,令会汗颜。“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井泉兄是学问渊博的人。既用满腹诗书升华了自己,也用诗书升华了这个社会。
(责任编辑:启用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