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贤哲、伟人、才俊,湖南史册上可谓是星罗棋布。其中,明朝末期的王夫之(号船山)不可不提。他的一生不像服膺其学的曾国藩那般热闹、谭嗣同那般轰烈,不像杨度那般曲折、毛泽东那般伟奇。但因其人、其学、其魂的铮铮气节和醒世之智,被称为“南国儒林第一人”。
王夫之(号船山)一生埋心不死,坚守精神家园。对君主专制提出了明确的否定,尤其批判宋儒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之礼教思想,比他同时代的黄宗羲和顾炎武批判的更彻底。按今天的眼光端详其思想力量,简直就是辛亥革命的早期萌芽。遗憾的是,他们同属于那个腐朽暗黑的王朝末期,即便志决身歼也无力回天。
他们犹如精神思想领域中的剑客,拼尽全力,想把中国拔离出陈腐、专制的老路。庆幸的是,在他们去世两个世纪后,另一群闪亮的名字带着文化壮士之风,延续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语)”的精神,以“尽中区之智力,治轩辕之天下(王夫之语)”的气魄,掀起辛亥革命之风,投入到救亡图存的大潮之中。
天地人文心,华夏民族魂。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们承担着不同的精神使命,他们忧郁而深刻、勇敢而尖锐,成为了不起的人格典型,大大加重了时代的分量,焕发着文化的高贵。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