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书评 > 人文 > 影评 >

东方飘雪:红玫瑰与白玫瑰解析

时间:2012-09-22 05:58来源: 作者:东方飘雪 点击: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在振保可不是这样的,他是有始有终的,有条有理的。他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纵然他遇到的事不是尽合理想的,给他自己心问口,口问心,几下子一调理,也就变得仿佛理想化了,万物各得其所。因为《红玫瑰与白玫瑰》,这句话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言……    张是一个不会再现的神话。她曾亲口对胡兰成说过“没有我形容不出的事物,任何事再难描绘,想一想之后也就可以描述出来”。读她的文章你确实会赞同她的说法,再隐秘的人类心理与情结甚至一个时代的特性,一门艺术的发展过程,她都能准确地描绘带你看到实质,文字又如此的干净才气盎然,妙喻盖世,她那一句自评甚至是谦虚了。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冬振保这个人物可以让我们看到白描出的人性,还有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挣扎与悲哀,其中又有琐屑且易逝的欢喜,最终是无奈,淹没在时代里。

     2、关锦鹏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

  地区 香港/台湾 
 色彩 彩色 
 对白 国语+上海话 
 片种 剧情片 
 类型 情节片 
 题材 女性/爱情/婚姻/上海 
 原著 张爱玲
 导演 关锦鹏 
 编剧 刘恒 林奕华  
 美术指导 朴若木  
 出品人 黄卓汉 杨登魁  
 作曲 小虫
 摄影 杜可风  
 主演:赵文瑄 叶玉卿 陈冲

 剧情介绍

  振保的生命里就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留洋回来的振保(赵文瑄饰)在一家外商公司谋了个高职。为了交通方便,他租了老同学王士洪的屋子。振保留学期间,有一个叫玫瑰的初恋情人。他曾因拒绝过玫瑰的求欢而获取了“柳下惠”的好名声。王士洪有一位风情万种的太太,她总令振保想入非非。有一次,士洪去新加坡做生意了,经过几番灵与肉的斗争,在一个乍暖还寒的雨日,振保被这位叫娇蕊(陈冲饰)的太太“囚住”了。令振保所料不及的是娇蕊这次是付出了真爱的。当她提出把真相告诉了王士洪时,振保病倒了。在病房,振保把真实的一面告诉了娇蕊——他不想为此情而承受太多责难。娇蕊收拾她纷乱的泪珠,出奇的冷静起来,从此走出了他的生命。 
  
     在母亲撮合下,振保带着点悲凉的牺牲感,娶了身材单薄、静如止水的孟烟鹂(叶玉卿饰)。新娘给人的感觉只是笼统的白净,她无法唤起振保的性欲。振保开始在外边嫖妓。可是有一天,他竟发现了他的阴影里没有任何光泽的白玫瑰烟鹂,居然和一个形象猬狎的裁缝关系暧昧。从此,振保在外边公开玩女人,一味地放浪形骸起来。有一天,他在公共汽车上巧遇了他生命中的“红玫瑰”娇蕊,她已是一种中年人的俗艳了。岁月无情,花开花落,在泪光中,振保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已是一种现实中的幻影。旧日的善良一点一点地逼近振保。回到家,在一番歇斯底里的发作后,振保又重新变成了一个好人。

    本片是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的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关锦鹏以一种冷峻旁观的态度描述了一种无奈情感。在起落的电梯里红玫瑰那张娇艳明媚的脸映见她心底婉转曲折的心思,洁净明亮的洗手间里白玫瑰苍白无色的生命。 精致美丽,堕落颓唐,却在一不经意间将心底的一丝纯真柔情轻轻流露,一个男子可以将女性情感刻画到如此的细腻、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一片中,关锦鹏虽然表面上呈现的是张爱玲的小说,背地里却操纵种种电影手法,玩弄语言的游戏与叙述的游戏,以挑战的姿态与张爱玲对话,改写了张爱玲的小说,使得这个故事变成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一个女性得以成长的故事。而我们知道虽然张爱玲的小说主角几乎都是女性,她对于女性角色的描述也特别细腻深刻,但是,她笔下的女性却都是深深陷在中国传统封建意识型态之中卑微可怜而平凡庸俗的小角色,张爱玲从来不赋予她小说中的女性任何自觉或成长。

 在关锦鹏的处理之下,女性角色被赋予了沉默,也同时被赋予了自由。关锦鹏选择的作法便是使叙述者不进入女性角色的意识世界,并使女性角色保留暧昧而不透明的形象。观众因为无法偷听到女性角色的内在声音,便无法完全掌握这些角色。十分诡异的是,女性角色因而更具有某种诠释空间弹性出入的自由。
   
    喜欢张爱玲,并不只因为那艳异的风格,苍凉的笔触和冷静的思考,更因为她是一位女子,一位有个性的女子。  

  《沉香屑•第一炉香》把我带进了张的世界。从此,她的冷艳,她的傲骨,便成了我生活中如梦随行的影子。  

     张爱玲是一口古井,淘不尽,挖不完。她艳异而淡雅,华丽又脱俗。高傲又现实,神秘却不失亲切。种种的不和谐使她成为一个迷,其人是谜其文亦是谜。读她的小说,往往似飘在云里,或是沉浮于花海之中。源于现实,却不彻底真实,清亮明澈却不可见底。使你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感。
  
     她是一个孤僻的人,她曾说:“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喜悦。而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是爱玲最真实的自画。因为她对生活的过分敏感,她需要大量独处的时光来进行思考;因为她对现实的强烈感应,她超凡脱俗,已无法与凡人同道而谋。有人说,作家本身即是孤独者的职业。也有人说,文学家、艺术家、诗人与疯子傻子往往只有一纸之隔。这句话说的好。张爱玲对人生过分的剖析使她在童年,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美丽而苍凉的结局。  

   读张爱玲的作品,似同一位知己的谈话,又如同一位哲学讲师的探讨。她没有鲁迅的尖锐,却在无形中更巧妙的揭示了人性的压抑;她没有庄子的潇洒,却在潜移默化中带给了读者一种对自由的向往。  

    张爱玲出生于1921年,当时中国正处于乱世。而恰恰是这乱世的强大浮力,把她推出水面。她无意于政治,却在作品中直指混乱的政坛带给人民的痛苦;她无意于革命,却直逼遗老遗少之风所造成的荒淫;她无意于金钱,却直诉金钱给人套上的黄金枷锁及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浮世的悲欢…… 
    张爱玲是一杯苦酒。她笔下的人物是畸形的,变态的,复杂的;她笔下的社会,是浮华背后的凄楚,是高歌艳舞背后的哀声,是旧时的幕布,亦只是一个苍凉的手势。 

     我不爱《十八春》。因为在这部书里,已很难找到她早期的影子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不平实的,命中注定是纯酒而不是清茶。虽然,文风依然凄楚苍凉,但缺少了她最擅长的大篇幅意象描写,浅了很多。或者,已近中年的,经历过爱情失败的她,已被现实打磨平了许多棱角,而张爱玲依旧是原来的张爱玲,属于那个绮丽的、繁复的世界,属于那个三十年代陈旧而迷糊的月亮和咿咿呀呀的胡琴  。
 
   “落花沉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张爱玲以她艳异传奇的一生,诠释了一个时代的沉浮。



 


 

(责任编辑:王贤)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