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劫难逃
时间:2011-02-14 18:25来源:天使家园原创散文 作者:半雅先生 点击:
次
翻看中国的近代史,我们应该感到这是一部屈辱史,一部灾难史。而造成这些屈辱和灾难的根本原因是政治的腐败和民众的愚昧。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一百年来,西方的科技文明并没有让我们摆脱屈辱和灾难。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劣根性在作怪:愚昧自私,崇洋媚外,无知狂妄,好大喜功等等。这期间,中国的很多灾难多是由于人祸而酿成。从军阀混战,两党派争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阶级斗争和不断的党内路线斗争,中国人民几乎没有安宁过。尤其是近几十年,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产生了大批大批的贪官污吏,他们的横行迅速导致了国内贫富的两极分化,也迅速丧失和泯灭了国人的道德和信仰,使整个社会变的冷漠和自私。人人变的好逸恶劳,人人都在极力追求享乐腐化。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根本不去考虑子孙后代,无休止地,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使我们本来有限的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由于我们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和破坏,大自然也开始对我们实施了报复:瘟疫(非典),洪水,大旱,地震,山体滑坡,沙尘暴等等频频发生;火灾,车祸,煤矿事故时有发生。有人说这是天灾,是任何国家也无法抗拒的。试问一下:没有人为的因素,哪里会有这么多天灾?譬如洪水和大旱,平时大搞水利建设,江河就不会泛滥成灾;平时注意储水保水,遇到天旱也不会造成灾害;平时不滥砍森林,沙尘暴就会大大减少;譬如现在,世界粮农组织已经向我们发出了专门警告:中国目前严重的干旱已经造成了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机构昨天也向我们发出警告:一场严重干旱正在对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中国的收成构成威胁,并导致人畜饮用水短缺!可是,我们是怎么做的呢?依然对此无动于衷,依然在进行城市大规模开发拆迁!大搞什么城市“亮化工程”,“城市形象工程”......
据今日(2011年02月14日05:32)新闻报道:我国准备今年完成对200多个地级市中183个城市规划建设成国际大都市。 文章中说: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只用30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文章中还引用‘专家’们的话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功不可没。我实在搞不懂:把农村耕地变成城市建设用地,让几亿农民放弃农作进城当‘市民’,还说这是‘功不可没’?中国十几亿张嘴,将来吃什么?!
中央党校教授向春玲表示,我国城市化速度在20世纪80年代较为缓慢,90年代速度加快,新世纪以来则大幅提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陈甬军教授说,中国已进入城市化率从30%到70%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文章还说当前我国城镇化率是46.59%,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约33%。这意味着有13.6%即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真正城市化。许多进城农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还有一些农民坐地被城市化,成了“扛锄头的市民”。 目前统计的6亿城镇人口中,至少有2亿人并没有享受到市民的权利。————看到这里,我不仅要问:市民的权利是什么?
当前很多地方为了推进“农村城市化”(说白了就是靠卖地来维持地方财政),千方百计把农民土地变为建设用地,一些农民“被上楼”,一些村庄成建制地变为城镇,违法拆迁、暴力拆迁时有发生,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据国家土地管理部门资料统计: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达32.53%;5年来,全国共批准新增建设用地3300多万亩。还有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土地出让每年平均达到660万亩,这对有限的土地资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偿还地方债务的风险在积聚,一旦土地出让金大幅下降,地方债务很难偿付。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近日披露,通过审计调查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这些地方的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2.79万亿元。
对此,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就此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们上书中央,说这是“第一,盲目地发展城市,不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第二,重发展轻污染治理,付出了严重的环境代价。第三,不切实际,贪大求洋。”但是他们的呼声太微弱了。在2010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有655个县级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鸿雁教授分析,未来10—25年是中国城市社会面临的社会整体变迁期,这期间,中国将有5亿—6亿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这将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与地理变迁之一。这一变迁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如果这样下去,根据历史经验,“那一天”会很快来临!到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劫难逃’的。醒醒吧,中国人!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