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鸡鸣划破漆黑的夜幕,一千多年前,有一位叫祖逖的书生闻鸡起舞,剑光随壮志直射苍穹。因为早定大志,早练本领,才有日后击楫中流、澄清中原的壮举; 李白五岁观百家,六岁颂六甲,七岁识剑术,磨铁杵而成针,没有早年的勤奋,也绝不会成为蜚声中外的大诗人;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没有一双洞悉先机的慧眼,怎能感受到曼妙的早春风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这美好的青春岁月,正是每一个有为者播种梦想,洒下汗水的最佳时节。若待秋风萧瑟之时再来播种,岂有收获?故古人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一个早字揭示了无数有为者的秘密,诠释了无数成功者的规律。 “望崦嵫而勿迫,恐鹈jue之先鸣。”正是一个早字铸造了一代文豪鲁迅七百万言的煌煌巨著。 “惜春常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面对这遍地的残红,辛稼轩感叹早春飘零,壮志难酬,忧心如焚。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正是有这种惜时如金,早作准备的好习惯,岳武穆才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横扫金军,力挽狂澜。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又云: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那就是凡事都要早部署,早安排,早准备。早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成功者的不二法宝。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功与否,甚至还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盛衰存亡。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虽惊醒了中国极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却惊不破整个朝廷和士大夫阶层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依然不思进取,不事改革,不能把握师夷制夷的先机,于是国力日蹙,屡遭挨打,几至于亡;反观近邻日本,却能认清时势,把握先机,进行了一场彪炳千秋的明治维新,于是国力日益强大,从此便飞舞侵略的魔爪,肆意蹂躏着中国。中国现代史的斑斑血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源于腐败的清廷心中没有一个早字,不能抓住师夷制夷,富国强军的时代先机。 而一九七八年,有一个伟人正是凭着穿越历史的洞察力和超人的胆魄,拨乱反正,锐意改革,终于在春寒料峭的早春时节,把握了时代的先机,从此当代中国迈进了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可是,我们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却破坏了环境,污染了生态,以至于今天不能把还这一笔宿债。所以,一项科学的决策必须站在要站在历史的高点,心中装着一个早字,未雨绸缪,洞察先机,权衡利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抉择。 让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征途上,嗅着时代的芬芳,闻鸡起舞,扬鞭跃马,把握先机,建功立业。相信我们绝不会辜负时代的重托,国家的期许。让我们时刻记住这个早字。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