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学在船山-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湖南工学院讲座:船山文化与中华文明

时间:2016-03-03 16:17来源:未知 作者:井泉 点击:
  
  导语:解读船山文化,谈何容易?因为解读者不得不追随船山先生自夏而明三千年远行之踵,仰止其高出天外之首。没有人不感叹船山文化浩博无涯,然而我们可以取其一瓢,以小火煮之,而不用坐数十年的冷板凳,等待这一碧文化汪洋被众多研究者聚焦的目光沸腾。又比如,大家要知世界各地的地貌,只需百度谷歌,看看各地鸟瞰航拍的照片即可。人生须臾,真理无穷。我的这席演讲,大家权且看作一颗放飞于巍巍船山之上的心灵拍下的缩影。


  第一部分
  船山文化和合三千年儒道文化

  
  讲座的主题可以有两种取名:《船山梦与中国梦》,《船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大家可以在心中作出选择。选择前一种,说明你偏于感性;选择后一种,说明你比较理性。中国文化的两极是儒家和道家。从思想领域看,前者较感性而后者更理性。但从文学领域看,他们各自朝着对立面转化,反方向运动:前者指向现实主义,后者引领浪漫主义。船山先生是和合儒道二家而集中国古代文化大成的思想家。纵观船山一生,不乏感性,也非常理性,但随着年龄和学问的递增,理性越来越占据了上风。这可以从后学给船山的盖棺定论得知。年近九旬的台湾著名思想家韦政通将船山先生的人格归纳为“贞固”(坚贞的贞,坚固的固),并说可与孔孟老庄人格魅力等量齐观。受韦教授的启发,我将船山的贞固与孔子的温厚、孟子的刚健、老子的圆熟、庄子的透脱同列而为中华民族血统五种最高境界的人格魅力。我甚至联想,作为我国标志的国徽、国旗上的五星,未尝不可以象征上述的五位圣贤,孔孟居左,老庄居右,而船山居中。船山的梦想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无数志士仁人矢志不渝的共同理想,船山终生打磨、穷坚老壮的志节就是中华民族赖以自救自新、百折不挠的理性。所以,我确立的讲题是后者:《船山文化与中华文明》。
  船山梦是文化复国,中国梦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船山整理三千年中华文化,为的就是中华文明复兴这一天的到来。船山先生对他的明朝恨铁不成钢,也基于,依托几千年文明积蓄,明王朝在前期还是领先于世界的,大家从郑和下西洋可以知道。船山坚信,唯有文化可以复兴民族,同时他知道自己的复国梦想在有生之年不可能实现,但死前他有一个预言:“两百年后,我的书会出名”。这个预言正是他对于中华文明复兴的一个自信:当时的异族、今天的少数民族满族把持的朝政,两百年后气数将尽。今天,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众志成城,其实也是在圆三百多年前船山先生的梦。
  文能化人。船山先生在武装抵抗侵略、捍卫本民族政权失败后,隐居深山四十年,潜心吸收了三千年中华文化精华,因此成就了最圣洁的最感人的民族魂、最坚强和最伟岸的民族脊梁。船山是将孔孟的中庸之道、老庄的天人合一之道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的哲学家,这个境界,就是船山的终极魅力。
  我主张中庸,欣赏像船山那样稍微左倾一点即感性一点的中庸。中国人的儒家精神原本是属于勇士的,汉武帝时期,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下,儒家被独尊,独尊是极端化,恰好背离了儒家的中庸精神,结果坏了事,被豢养阉割,道统下的正义价值观被治统下的阴谋权术取代。从此,“两千年史归秦史,十万卷图唯霸图。”若问:如今儒家在哪里?我说:文化皮之不存,文人毛将焉附?最优秀的文人群体——堪称儒士的文人,几乎没有了,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人物是梁漱溟,也就是在文革唯一敢冒死批评毛主席的文人。代表另一极的道家也不见了,自从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变成蝴蝶飞到另一世界后,道家变道教,道家后学都摇身变作道人,道人在衡阳方言里的含义是“不问世间事的人”。我为庄子庆幸,他比司马迁有先见之明,有理性,选择远离官场,以打草鞋为生,全身避祸,也没活到被汉武帝阉割的时代。在楚王请他做宰相时,庄子这样回答:“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王夫之给自己画像题写的一首鹧鸪天词,其中有两句话很令人回味:“龟于朽后随人卜,梦未圆时莫浪猜”。中国上古时期崇尚占卜,主要就是将龟甲和兽骨用火烧灼后看其裂纹预示吉凶,古人将龟甲视为神灵之物,但船山暗里戏谑:提供龟甲的“神龟”毕竟还是肉身凡胎,连自身性命都掌握在人的手中,又何以能为人类预兆吉凶呢?这两句诗折射了船山与道家如出一辙而又高出一筹的哲学思维。王船山晚年拒绝做清朝的高官,除了儒家恪守的民族大节,还有道家追求独立自由的人生大智。
  中华文明光辉灿烂,历史的天空曾经百家争鸣,但最基本的阴阳两极是儒家与道家,儒家感性而崇尚担当的精神,道家理性而崇尚自由的精神。我今天讲座的良好愿望是,希望激发当代市民深入理解、传承践行这两种精神,在新时期重塑我们快要遗忘了的五四精神。
  历史上毁灭文化的运动,常常把中华民族推入文明的倒车与政治的悲剧: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是如此,明清的文字狱也是如此,上世纪从开始偏离航向的五四运动到彻底走火入魔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同样是悲剧重演。原本可以成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强大推动力的五四精神沦落了,五四闯将成为妖魔,火烧赵家楼绝对是爱国主义名义下的违法犯罪,“红卫兵”在国外被视为法西斯暴徒。
  五四精神的两面大旗其实与传统不可割裂:民主和科学。前者主要是儒家的,后者主要是道家的。民主确切的说是被阉割之前的儒家的,直接源头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之后,儒家这一传统断掉了,直到王船山顾炎武黄宗羲他们的出现,特别是王船山。船山是南国儒林第一人,但晚年船山越儒入道。与我们历代帝王推崇被阉割的儒家相比,近现代西方更推崇道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明代之后严重落后于西方,责任不在我们的知识分子,不是我们中华民族天赋和后天的努力有问题,而是历代统治阶级的一家之私造成的。
  下面我讲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王船山独步中华文化危峰

  
  这部分我分三个小部分,讲船山的三大魅力
  (一)船山魅力之一:布衣圣贤民族冰魂
  王船山是一个从小心中有大格局的人物。孔子三十而立,王子船山同样如此。这个自立的标志便是毕生规划与人生信仰的确立,亦即人生大蓝图大策略的完成。这个蓝图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活埋拯道,这里的道,不再是武装救国之道,而是文化复兴民族之路。王船山有一句诗:“千年欲识丈夫心,独上危峰揽苍翠。”就是这种大气象的写照。即使在他本人心中,他也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规模挽救中华文化的大丈夫——文化界民族英雄,他独步的是中华文化的危峰。王船山作为中华文化史上唯一以布衣身份而成就圣贤,其宏大气魄就在这里,其最大魅力也在这里。
  遇逆境而悲观自杀,并不很难,难的是在险恶环境中为天下大义而力为其难地生存和战斗。当“扶寸之土不能信为吾有”,清朝血腥屠杀汉人抵抗者,被船山考证为“生民以来未有之祸”。接着推行恐怖的文化灭绝手段剃发令与文字狱,更被船山视同“暴秦”。但王船山选择留在家仇国恨不共戴天的大清帝国,在与异族文化不屈不挠的持久战中全归于天。清末的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其口号分别是强国、改制和复国,但高举的都是船山的思想文化旗帜。
  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的记载了甘做中国变法流血第一人的谭嗣同给他和康有为的遗言:牺牲自己和辅佐圣主,后者更难,所以谭嗣同把更重的担子交给了他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康梁二人后来是否两昆仑,另当别论。但毕生远师王船山,认为肉身成仁而精魂长存天地的谭嗣同倒下后,无疑成就了中华的又一昆仑。如果说谭嗣同是流星,那么王船山就是恒星,恒星的好处是可以吸引许多行星,形成巨大的磁场和能量。谭嗣同生前曾表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续衡阳王子之绪脉”。可惜谭嗣同只是坚贞的,只是做到船山的一半。船山的操守用两个字概括就是贞固,坚贞的贞,坚固的固。正如屈原,坚贞有余,所以殉国汨罗江;但是坚固不够,所以自沉汨罗江。王船山曾说:当其死,“与烟俱散,不荡其馥馥之馨”;当其可以不死,虽大势已去,“与灰俱寒,不灭其星星之火”!遇逆境而悲观自杀,并不很难,难的是在险恶环境中为天下大义而有意义地生存和战斗,坚信星星之火终有燎原之日,毛泽东主席在工农革命低潮时发表的相关文章,灵感即来源于此。王船山没有为我们的民族以直接的方式悲壮殉道——舍生取义。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属于更“难”的一层。南明朝廷宣告破灭,船山曾筑“续梦庵”“败叶庐”。不久后他迁居“观生居”,并自题堂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最后,改建“湘西草堂”,播文化种子于衡阳林莽,他死后两百年,正如他死前的预言,他的文化复国的抱负得以实施,与其说满清王朝亡于孙黄武力革命,不如说灭亡于曾国藩通过大量刊印船山书籍保卫的华夏文化。孙中山的军师、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家章太炎在中国同盟会纲领性文件中一再说:“船山学术,为汉族光复之原……光复之绩,独赖而农一家。”
  隐居四十年,对政事绝望的船山没有从此沉沦,而是以“活埋”之心,闭门谢客,忍受孤贫,担负起著述六经、传承文化的名山事业。乞活埋有两种含义:一是把自己当成是殉国过了的人,没有机会为大汉民族死节,是船山终生遗憾的事。读船山悼念长兄的《石崖先生传》、绝命之作《船山记》,及两千首字字楚骚心的诗词,都能强烈感受到这一点。二是他想把自己埋葬在中华文化中,“天下无道,以道殉身”。用大白话来说,这一座右铭的意思是:“孔老夫子留下的六经责令我为他开创另一个时代的生面。七尺男儿的我选择跟随上天、乞求活埋在观生居。”翻译出来,虽然字面意思很清楚了,但内在含义局外人还是难以捉摸。”“上天”,哪一个上天?明朝的天?清朝的天?华夏的天?天下的天?天命的天?都可以放上去。“活埋”做什么?隐居观生居,仅仅是静观天下众生吗?你王船山不是忠肝义胆、敢说敢做吗?这个时候怎么不去为生民立命请命,经世安邦?我的解释是这样的:此时已是顺治17年,康熙快要即位,尽管接下来有吴三桂作乱,但是船山凭借洞穿历史的法眼,极其鄙视吴三桂,料定他成不了气候。果然,当时整个江南数王船山文望最高,吴三桂三请船山写劝进表,船山不仅不写,逃进深山后,还写了一篇祓楔赋代天斥骂吴三桂。吴三桂不知醒悟,执意在衡阳称帝、过一把皇帝瘾,可是加冕的那天,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从此之后,他一病而终。在船山看来,康熙的天下是基本稳定下来了。而且船山晚年说过,“不言正统”,也就是说,天下是哪个王朝的不重要,王朝姓什么不重要,甚至出身哪个民族哪个阶层的人来执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民的生死,百姓的忧乐。王船山在其名著《黄书》中说:“一姓之兴亡,私也;万民之生死,公也。”
  综上所述,此时船山心中的天,我认为既不是他昔日想要拯救的明朝,也不是此时迫于无奈开始怀柔天下的清朝,而是天命天意。王船山有一句悼念他的老师,为南明血战而死的章旷的诗:“一枕冰魂随故剑”,船山从决心隐居那一天起,其清醒认识到纵有一腔热血、也只能随历史潮流而去。类似的逼真预言了其故居、墓地的船山诗句还有如:“几许兴亡,凭谁料理,血痕一缕留青史,从来白刃杀英雄,恹恹儿女丛中死。霜气飞空,星光堕水。闲宵半吐伤心字,他年莫问草堂荒,萧萧落叶随风起”;“极目江山无止竟,伤心日月太从容,霜枫依旧半林红”。在历经铁与火的浇铸之后,“从天”是这位爱国志士认定的归宿。然而“从天”不是信天由命,因为后面有“活埋”。自愿“活埋”拯道的勇气,是这位天地圣贤走向兼具豪杰境界的一个关口,这位以“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而举世闻名的前朝贞臣,在汉家社稷丘墟半个多世纪之后,最终以汉人衣冠、汉族发型埋葬了自己。死前不久,他自撰一个著名的墓志铭,并且严厉告诫后人不得改动。
  
  船山魅力之二:造命的天人与纯志的超人
  前面讲的是船山后半生四十年隐居的座右铭,是他的人生大策略,船山梦的序曲,接下来我要讲船山的三句名言,是深入他的梦境,管窥其人其梦的独特魅力。先讲他的至今刻在他的大罗山墓碑上的墓志铭:
  “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
  落款,他用的是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纪元。“戊申纪元后三百年十有年月日男勒石。”船山《自题墓石》全文我翻译如下:“明朝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埋葬在这里。墓的左边是他的后妻襄阳郑氏的坟墓。他自作的铭文说:‘怀抱刘越石的孤愤,而命运使我无从实现自己的夙志;仰慕张横渠的正学,而才力使我赶不上先师。幸能保全身躯归葬在这墓里,原本心怀忧愁永远没有了时。’”痛苦是所有真正思想家共同的宿命。王船山之所以尤其伟大,是因为他终其一生接受了这一宿命。王船山说:“即使满世界都是坏蛋和糊涂虫,只要我还保持着清白和清醒,我也就保存了天地之心。人本来就该含着忧愁永无尽头!”王船山的痛苦还因为他站立在时代的顶峰,所感受的那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巨大孤独。可惜,由于人的欲望膨胀导致世界文明融合步伐的迟缓,他无法听到同时代遥相呼应的知音黑格尔的声音:“如果你生活在一种无法抗拒的、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王船山与黑格尔被誉为东西哲学天宇的双子星座,我认为这些是本质意义的关联。
  刘越石是西晋与祖逖一起闻鸡起舞、北伐中原最后血荐轩辕的英雄人物,张横渠则是连朱熹也自愧不如的北宋的唯物主义大哲学家,“为天地立心”就是他提出来的,一直以来被矢志担当道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奉为衣钵。船山墓的右边,葬的是他的儿媳刘氏,这在封建社会是大忌,到今天还让许多“小人”猜忌。其实不难理解。刘氏是船山好友、湘西草堂附近小云山下刘近鲁的女儿,船山经常在刘近鲁那里借书,把刘家的六千册藏书都借读完了,最后把刘家的这位千金也借去了,给他做儿媳。刘氏知书达礼,公公几百万字的草稿大部分都是他代为誊抄、整理。对刘氏而言,船山是父亲,更是老师。后来,她留遗嘱追随先师于地下,后人尊重了她的选择。
  人盖棺之后只有任人评说。孔子经过两千五百年的研究评说,早已面目皆非,流失了其作为自由思想者、文化拓荒者与素质教育者的本来面目,更多成为封建卫道士们为政治需要而打扮塑造的一个精神木偶。王船山基本还是保持了他一百多年前出土的模样,有点可惜是,上天派下的助其实现他死前“两百年后吾名始显”的预言的人物——曾国藩,竟是他最该感谢同时也最该唾骂的一个不太忠实的粉丝。或许因为小心谨慎世故圆滑,或许因为多少丧失斗争的气节,曾国藩不顾王船山简直是“法老的诅咒”式的告诫——“不可增损一字,背此者自昧其心”,利用校勘船山遗书的权力,擅自将墓志铭中的孤愤二字篡改为孤忠。这一个字的更改,就像一把整容的刀,将船山易容成了一个与封建社会无数的愚忠之臣无异的人,思想家的深邃不见了,诗人的生气减退了,你说曾国藩该不该挨板子?这个墓志铭与船山的堂屋座右铭是可以参照起来读的。它们都讲了两个方面:爱国救国,治学传学。前者,我读出了,爱国不是忠于一个皇帝,救国不是拯救一个朝廷;后者,我读出了,对前人最好的继承便是创新和超越。王船山毕生抱负宏大,他想要超越的是孔子和他认为唯一系统继承发扬了正统儒学的张横渠。与此同时他最可贵的是作为学者的本分的谦虚,作为后学应有的诚恳,墓志铭更具韵味的是后半部分的抒情:“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我的意译如下:“我王船山总算是一个节操圆满的人,然而我还是心怀着与生俱来的忧愁!”我认为,船山升华并践行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观。多年来每次拜祭位于我们衡阳县石船山下的船山故居、墓庐,特别是墓庐,我都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气场,产生无比肃穆的正气,对我的心灵是一种最好的充电,对我的灵魂是一次莫大的洗礼。湘西草堂院落有五种数百年以上的古木:古樟、古柏、黄连木、闽楠,尤其是有一株像是蛟龙腾空的古紫藤,号称千年藤龙,比一般的大树还粗,据调查是全国最古的藤,船山生前经常坐在此藤下休息。这些,大跃进、文革时期都没人敢毁掉。可惜石船山下的那个船山隐居读书的洞被炸掉了,因为当地人在洞里拜石头娘娘,即认石头为干娘,以寻求庇护,文革被视为迷信,“破四旧”破掉了。普通百姓的思想境界是无法与船山先生同日而语的,船山晚年经常去光秃秃的石船山下散步,他是拜顽石为师的,通过顽石悟道,炼就了一身傲骨与满腔浩气。去年——船山逝世320周年,我独自前往墓庐,随后在日记中写了这样的话:“320年后的秋天,冷雨淅沥,我身影颤抖立在您的墓前,耳畔响起“此吾山也,吾终于此而已矣”的千古一叹,眼泪满眶辨读霜枫青苔之下您自撰的墓志铭,读出了您的无奈哭出了我的无奈。”
  下面讲题写在船山故居湘西草堂正门两侧的船山名联: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这个名句,读者往往没有往下细嚼,因为字面意思简单,好像与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差不多。其实包藏深意,远胜过文天祥的思想。这里的清风不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那个清风一般简单,写那个清风的书生被捉去杀了头,因为他骂清朝骂得太直接了当,太偏执一端。船山就客观多了、客气多了。他首先承认康熙的清朝大致是不错的,是还算清新的风,而且对他王船山存一番好意,只是他不为所动。不为所动的原因乍看,来自他昔日追随的大明,其实不然。大明比大清好吗?很难说。崇祯还算争点气,不仅在位时企图力挽倾厦,科教并重,农商并举(诛奸臣魏忠贤、重用徐光启修《农政全书》)。而且做到了“君王死社稷”,留下“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血书。连李闯王也因此感动给了他不坏的评价:“君非甚暗,臣尽行私。”所以船山得知崇祯帝自缢身亡,放声恸哭,痛心疾首:“深衣何日能裁就,负罪孤臣拜烈皇”。“明月无心”的意思其实有两层,一是最后一位还算英明的崇祯皇帝没了,明朝从此失去了一颗坚强的心。第二层意思,就是隐喻后面的五个南明皇帝,不是没心肺就是没心眼。前者如永历,残害忠良;后者如隆武,糊里糊涂被手下送给清兵。或者都没有,比如弘光,王船山认为他是天下最昏庸的君主。然而,船山的异于常人之处就在于,不给自己找半点做软蛋逃兵的借口。不像钱谦益写的那个替自己遮羞的《降清文》:“谁非忠臣,谁非孝子,识天命之有归,知大事之已去,投诚归命,保全亿万生灵,此仁人志士之所为,为大丈夫可以自决矣。”钱谦益也是文坛大腕,但他最大的本事就在于知道怎么能把一件龌龊的事情包装得高尚纯洁、理直气壮。船山在《姜斋诗话》一书中,将钱谦益津津乐道的淫诗斥之为“青楼淫咬”,谁是媚骨,谁有风骨,可以立判。
  大明覆灭,明月无心,我以明月为心,我心日辉月映,永恒光明。这是船山儒家的一面。
  天倾地覆,天地无心,我即天地之心,我身天人合一,辽阔宁静。这是船山道家的一面。
  晚年船山的著述生涯无比艰难,无隔夜之粮,缺少写作的稿纸(故事:账本写作、手稿嫁女、炮落石洞、病榻背诗)船山毫不缺乏孔孟“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精神境界,晚年的他更进一步,在国破家亡的形势下,还要苦中作乐,将无比艰难困苦的生活视作自己自由精神的乐土。他要在荒山野岭,独步凌虚、日养纯阳、月生气阴,受庄子影响,他以官场世俗为牢笼,而以天地自然为住所。读诗写诗是他排遣苦闷的唯一方式。
  我最后要讲述的船山名言体现船山文化的基本精神,八个字:
  “纯志成德,相天造命”。
  船山是儒家的,看的是他的主旋律。逍遥自遣的道家只是他精神充电的方式。积极用世的儒家终归是中国人的主流意识形态,船山是儒家精神最高的标杆。中华文化精神是来自周易中的八个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八个字具有普遍适用性。我提炼的船山哲学的精髓、船山文化的基本精神与此大同小异,只是更适合于天才式的人物。
  船山的骨子是儒性的,儒家主要追求的是明德新民。但在此基础上,船山批判吸收了道家的“天之道”。一部《道德经》论述的其实就是天人关系,其核心观点,我的概括是:“天道地德”。稍加阐释:顺天道而为,即厚德或有德之人,其“所得”在天理之中;逆天道而行,即缺德或无德之人,其“无得”,或虽暂时得到也将很快失去,也在天理之中。船山在《思问录》一书中力图弥合儒道的裂痕。他确认,“立人之道,在仁与义”。但先决条件是人道必需与天道结合起来说话。船山指出:“人者,天地之心……天有以仁人,人亦有以仁天,仁万物。”
  船山基本的人生观是“以德相天”,即“以人的德行辅佐上天”。船山终生读《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的是整个宇宙天体本身就是“行”且“健”的,所以君子亦当如此,得天之乾气(其性健,故“天行健”亦可写作“天行乾”)——阳刚之气的人,自然会自强自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即顺,人居住的宇宙中的大地是顺应万物的,所以君子亦当有厚生之德,得地之阴柔之气的人,自然能够厚德相天。
  船山强调:“纯志成德”。他将世人按思想灵魂进化(或者说理想人格修养)分为四个层次:庸人、中人、君子、圣人。他阐述道:“庸人有意而无志,中人志立而意乱之,君子持其志以慎其意,圣人纯乎志以成德而无意”。船山认为教育当以“正志、自拔流俗”为本,以“纯志、变化气质”为最高境界。
  纯志,是指一个人只有志向,没有庸人乱七八糟的邪念。大德就是这样修成的。大地就是大德的所在,大地生万物,生生之谓德。害生就是缺德。害生主要表现为阻碍别人合理发展,没有成人之美的胸怀,甚至成人之恶。造命,是比成德的境界更高一层的境界。这就是天的境界了。能相天的人能改变人的命运的人。天很远,很大,能相天的人,他的心灵就是天心,也要像天空一样广阔渺远,他本身就是天的一部分。相天就是辅助上天,这样的人还要一定的天赋的才能。天赋是一个人的德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即可获得的上天的赐予。纯志,让船山成了意志力超强的超人;相天,让船山成了与上天合一的天人。按胡适先生的说法,王船山是“中国的尼采”,他教导民众向“超人”迈进,主宰自己的命运。按韦政通教授的观点,王船山就是“天人”,船山的书其实是写给天子和辅佐天子的人读的,用以主宰国家民族的命运。
  
  船山魅力之三、洞烛古今的文明圣灯
  王船山是中华文化史上最矛盾最深刻、超时代超地域的思想巨人,所以成为洞烛古今的文明圣灯。孔子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过渡时期中华文化的掌灯人,他的思想尽管有复古的消极因素,但总体而言,他首创的仁爱礼恕的哲学系统具有永恒的认知价值。船山的思想则极大地超越了他,拨亮了中国由封建专制社会迈向到民主共和体制国家的思想圣灯。司马迁赞颂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是,大师崇高的品德,像高山一样令人仰慕。大师走在光明大道上,人们自然愿意追随)。我们也这样赞颂船山先生,因为船山是向着光明彼岸摆渡人类的大船,是值得永远仰止的人类文明的高山。
  管中窥豹,我们可通过以下史实看到这一盏越来越亮的思想圣灯:
  一、与康熙皇帝英雄相惜、和合矛盾:康熙敬重王船山而指示湖南当局嘉勉他,船山一则不违清朝官方好意,二则也确实需要,接受了口粮,但是坚决退回了并不需要的锦缎。
  二、一生好游名胜,却只因为大义为一座普通山峰写一部史志,只因为气节视不毛之山石船山为大美知音。
  三、终生辟佛辟道,却深研佛道并拥有许多宗教界的朋友。
  四、曾经敌视农民军,认为其作乱国家,后来却在一部史志《永历实录》中为农民军将领立传。
  五、独立特行却又趋时更新:既有“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的行为艺术壮举,又提出“道莫盛于趋时”,“趋时更新、与时偕行”,“宁为无定之言,不敢执一以贼道”等振聋发聩的口号。其实并行不悖:前者是气节,后者是思想。
  
  第三部分
  船山思想文化——人类最根本的财富

  
  哲学探究的是宇宙与世界的本源,是最根本的学问。迄今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最重要的贡献是儒道哲学,而船山作为中国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哲学家,可以说是最有资格的代言人,总结起来,船山思想文化对人类至少有三大贡献:
  一、人权思想与和合理念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得主(其中52名科学家)齐聚巴黎时,得出16个结论,其中最精彩的是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提出的:“人类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王夫之是唯一能够上继孔孟正统儒学而又开辟时代生面的一代哲学大师,他将孔孟的中庸之道上升到和合之道,将民本思想上升到人权思想。这方面他最典型的名言有:“依人建极、人道即天道”。这句话意思就是今天的以人为本,要把尊敬人当做尊敬天一样。民意就是天意。“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句话意为:“从天下的角度考虑事情的人,一定会遵循天下的公理(即普世价值),天下不是哪一家一姓的天下。”“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这句话意为:“臣子不因为君王一人昏庸就怀疑天下人无可救药,君王不因为一统天下就把天下当成私有财产。”
  受四十年的易经和老庄哲学研究影响,船山哲学处处显示以对立统一为特征的辩证法高度。例如他提出三维说:天维(人与自然有别);地维(本族与外族有别);人维(君子与小人有别)。在践行上,例如王船山拒帛留粟的故事,就是他与康熙英雄相惜最终和合共生的一个行动例证。拒吴三桂与清廷请他出仕之邀,既是他固守节操的人格魅力的体现,他不会因为时局的变化而随波逐流,也是他作为高瞻远瞩的时代巨人仁心慧眼的体现,他牢记着文化复兴民族的历史使命。他既曾接纳北方同为明朝遗老顾炎武先生的赠诗、蓄爱国之志:“共对禅灯说楚辞,国殇山鬼不胜悲。”也曾以诗的形式对英明的康熙皇帝表示友好:“南阳凭羽翼,恩泽放山林(诸葛亮出山那是因为他有本领,我感谢你的恩泽把我放逐在山林里)。”我认为王船山的处事方式启发了他的近代家乡伟人毛泽东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理论,也可以启发当代人“不认死理、合理妥协”这一科学思想方法。不久前在电视上听一位哲学教授提起:“衡阳的王船山是哲学养生的典范。”他总结了船山的三节:节欲、节情、节理。节欲节情,就是节制欲望感情,不要让它左右自己的判断;节理,就是不认死理,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我觉得这位教授总结得很好。请看船山关于欲、情、理的主要观点原文:人欲即天理(明显比朱熹高明);为恶固然是情之罪,为善,亦非情不为功;势相激而理随之易(如废分封立郡县废门阀制科举)。
  王船山作为中国有史以来一位最矛盾的思想家,他的名号也恰好可以象征他的和合文化理念:船是他的盾,山是他的矛。当其达,他持盾,浮云富贵,袖风怀月,海纳百川,船容浩瀚;当其穷,他持矛,浓墨仁义,老贞死节,壁立千仞,山蓄巍峨。世界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而凡能统一起来的矛盾都是美好的。当代和合文化研究的名家张立文先生就独钟王船山,曾著一部四十万字的书,专论船山的和合文化理念。中华文明的精髓是“和合文化”,“和合”之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正是这种“和合”精神使中华民族能够在本民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交融多种外来文化,而枝繁叶茂、日趋强盛。“和合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张扬宽容、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以推广船山文化,对于化解当前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理性的民族自立自强观念
  船山的民族学说成为推翻满清王朝的唯一强大的思想武器。其民主主义并非某些学者所谓的狭隘民族主义,而是建立在“三维”说之上,除了如上所说应证其和合文化理念外,还具有全球视野。“三维”说是船山独立精神的哲学源头。因为如此,船山才被当今学界誉为自立自强的民族之魂。
  纵观船山一生,其成就完人的根本原因,在于他是一个极有国家民族信仰的人,而且极有勇气对不符合信仰的事物说不。这集中体现在他死前三个月所作的绝笔散文《船山记》里面,作者视冥顽千年、独立荒芜的石船山为知音,乃至自己死后灵魂的化身,而感谢在其下“步影沿流、长歌互答”的人生最后十七载光阴。我个人认定《船山记》是千古奇文、旷世美文,天下第一励志散文。我的《行止船山》一书对此文有比较详尽的解读。“不玩空丧志,不玩物骄德,信天地之有而敬之。”这是船山生前对学生最语切心长的教诲。而他自己又能以高洁的人品与卓绝的文品给中国文化人,留下永恒的荣光。当资本主义的晨曦即将叩开一个古老民族大门时,当奴隶制度的铁蹄肆意践踏一个泱泱国度的残躯时,他似一缕清风、一轮皓月,拂尘映污,最终于草莽山林,留住人间最后的净土和民族未来的春色。
  三、人类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
  1985年美国社会科学界评出古今八大哲学家,其中四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德谟克利特、王夫之、费尔巴哈、马克思。毛主席把王夫之比作东方的黑格尔,苏联学者把王夫之比作是中国的费尔巴哈。马克思系统学习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之后,集成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以我说王船山是中国的马克思,是集成儒道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家。这位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大师已经被历史证明并将继续被证明为大救星,而最要紧的是,王船山比马克思更高明的地方:与暴力革命对立的和合文化的理念。
  
  我衷心希望我们龙族传人,人人像船山先生一样,拥有进入国际社会通行证——和合文化理念,拥有强烈的复兴华夏的民族情怀,拥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视野。中国梦是“船山梦”在新时代的延续。不仅从孙中山先生、毛泽东主席到习近平主席,是这样的观点。毕生重视传统文化的蒋介石先生,在台湾版的《船山遗书》序中也说过,繁荣船山文化,可以最根本地推进中华文明。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严重滞后,我们已经处在了一个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德、什么都不信唯独信钱的时代,我们仍然面临攀越历史的危峰,解铃还从系铃处,我们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系中重建当代核心价值观,以重塑信仰为突破口重拾民族自信心。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我们都应该像三百多年前天崩地裂中的船山先生一样: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心存仁爱崇尚礼义,中国便是文明轴心礼义之邦;你独立特行与时俱进,中国便豪情万丈活力四射;你心头有清风明月,中国便不再腐败黑暗。因为二十年来对船山文化的学习,我本人早就立定信念,一生行止船山,行如经天纬地之船,止若顶天立地之山。“船容浩瀚行天地,山蓄巍峨扛古今”。这是船山诞辰390周年时我做的一副对联,再过5年就是船山诞辰400周年,我衷心期待我们船山故里人有一个追随圣贤的五年计划。
  最后我想以去年七月我在长沙橘子洲头讲座时、一位领导的发言结束这个报告:“有民族魂之称的鲁迅先生逝世时,郁达夫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我的讲座完了,谢谢大家!
  
  (2013年12月30日于湖南工学院学术报告厅讲出,作者井泉,系船山学社理事,湖南船山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