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船山学术生命的三个向度

时间:2021-10-14 09:47来源:王船山故里研学基地 作者:壶生 点击:
两天前,《王船山先生简介》由本公众号发出,引起部分海内外学人及船山文化爱好者一定反响,有爱好者提出希望有一个不同于百度百科的有关船山先生的学术生命千字综述。编者于是联系到本基地首席专家、湖南船山学社常务理事胡国繁老师,他为编者慷慨提供了两


    两天前,《王船山先生简介》由本公众号发出,引起部分海内外学人及船山文化爱好者一定反响,有爱好者提出希望有一个不同于百度百科的有关船山先生的学术生命千字综述。编者于是联系到本基地首席专家、湖南船山学社常务理事胡国繁老师,他为编者慷慨提供了两年前应邀参加珠海国际船山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发言纲要,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编者

 

做知天之君子,相天之豪杰,从天之圣贤

——2019年珠海国际船山学术研讨会发言纲要

 

今天我的发言可能不太学术,而偏于生命的向度。
    船山之学,以易学为根
,究天人之际,游于各家之门而取精用弘,既正且大。船山指出,人通过 “知天”“相天“奉天”“从天”,方可以 “俟命” “造命” “立命乃至“永命”。“知天、相天、从天”作为三个不同有时甚至互相矛盾的向度,构成了船山学术生命的三个层级。继天立人,效天地之正,乃船山学术万变不离之宗。
                                                                                    
                                            今年(第九届)船山文化夏令营期间,作者于湘西草堂向船山先生雕像行敬茶礼


              三个不同:哲人、豪杰、天人

 

王夫之这位思想家与他之前乃至之后的古代思想家,至少有三个不同:

一是至少古典哲学上的集大成。(关键词:大成哲人。)也就是说他是善于总结的,用陈来先生的话说,他是一位将整个儒释道的主要思想重新诠释,并且重建了一个道学体系。这个道学体系以孔孟的原典儒学为主体,其特点可用四个字概括:正、实、和、新。为纪念船山诞辰四百周年,我做过一副对联“船渡古今迎晓梦,山参天地仰哲人”。哲人是圣人的谦称,正如君子。圣人是高于天地的。孔子临终之前即自称泰山、梁柱、哲人(泰山崩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自信又谦虚。船山墓志铭末尾则是一个矛盾的哲理句子:庆幸自己全生全归,但全归之后仍然含着天下之忧没有尽头。船山是一位面对个体人生能够自信面对上天和天下却又谦卑的大成哲人,

第二个不同是主要因为相天之豪杰精神,其人生境界达到了罕有的天地境界,成为官方民间或者说治统道统均认可的名副其实的奉天顺人之圣贤。(关键词:相天豪杰。)

第三个不同是究天人之际,使他成为古代哲学向现代转型的一个分水岭。关键词:天人之际。船山与儒家先哲一脉相承,但船山更强调圣人在沟通天人之间的作用,也就是发挥“际”的作用。老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孔子知人知天但过于敬天,尚未完全打通天人之际,能通就是天人(尽管孟子赞其“道既通”、王夫之赞其“道著”。我重点阐述一下第三个不同。

 

     王夫之对天人之际的把握

 

王夫之对这个际字的把握非常到位。他在解释泰卦时说,强纳地入天,则际毁矣。其意很明显,天和地有各自的独立性。船山论天人关系的特点,在于既强调天人有各自独立的根性,又主张和谐而不相离。北大中西合璧的哲学家张世英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一文中指出:“中国哲学史是从长期以天人合一为主导原则到转向主客二分式的发展史,明清之际特别是王船山以前的中国哲学思想之主流,是采取天人合一的观点……从王船山起,特别是鸦片战争(船山思想开始全国流行)以后,中国哲学开始发展主客二分思想,就是向西方召唤主体性的哲学。”

 

孔子认为“唯天为大”,此时的天还只是不可知的“天命”;孟子则将封建道德原理客观化为“义理之天”,从而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以“天理”压人欲的思想肇端者。明清之际,王船山、戴震都明确反对宋明理学把“天理”、“人欲”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孙中山明确提出心物二元论思想。五四运动提出两大口号民主与科学的提出,进一步建立起主客二分式和主体性原则。西方主客二分与主体性所固有的形而上的普遍性与确定性很容易与中国传统“天理”的独断性与凝滞性勾结,从而制造一种加倍压制个体性和差异性的哲学。主客二分和主体性所给我们的是无穷进展、执著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交融所给我们的是胸怀旷达、高远脱俗。理想的人格与文化应该是二者的结合。王船山恰恰在这两种哲学思维范式上处理得非常成功。他的关于能所的思想(能必固其所,固所以发能)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一个突破,同时他通过区分人之天天之天,划出己知与未知的领域。然而船山也通过返归六经建构起打通天人、天人并重的新道学系统。在船山眼里,《诗经》是诗化的哲学;《尚书》是史化的经世哲学;《礼》是“天道之所藏而人道之所显”的仁学;从《春秋》中,船山找到了伦理学的最高范畴:“古今之通义”——“仁以自爱其类,义以自制其伦”;从《乐》中,船山找到了初心:“和乐者,适道之初心,而及其至也,则与天地同其久大。”最终,船山学术乃至生命植根于《易》:在他看来,易以乾坤并建、阴阳和合为统宗,乃天地人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动态共生关系,“以乾自强,以坤治人,而内圣外王之道备矣”。“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恻然一动之心,与天通理,则仁于此显焉”。等等,这些都是船山打通天人壁垒,究天人之际,最终成为学达圣天的圣贤的体现。

船山学术生涯可有君子、豪杰、圣贤三个阶段。如果对应到天这个概念,分别为知天、相天、从天。后阶段包含且不排斥前阶段,豪杰大于君子,圣贤大于豪杰。君子知天,侧重于好学的近智者;豪杰相天,侧重于力行的近仁者,圣贤从天,指的是学为智者、行为仁人,修业卓著之仁智勇三达德兼备者。

     

船山哲学的归宿

 

通读《论语》的人,一定会对其中一段留心,因为有关当时的人对孔子的评价。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对于船山先生,长期以来,我的感受亦如此。船山学问不能以一家而言,其学主要源于儒学但比儒学更广大更精微。正如船山本人所说:“学愈博则思愈远。”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字。船山认为仁即诚,在人曰仁,在天曰诚。但仁只能是说是孔圣学问的出发点,其归宿呢?有人说他是“圣之时者”,王船山的解释是“道莫盛于趋时”。趋时则要求与时更新、更化。所以真理的尽头是没有一定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懂得“学海无涯”的道理。

 天有贞一之理,圣人能知天之几而相乘,故能“时中”。越临近生命尽头越是虚心的船山先生不让后人立私谥。但我心中一直有一字存念:贞字。贞者,正也,志也,一也,三者合而为贞。一,取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的“一”之义。船山学问从诚(或曰实、气、器)出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归于贞一。所以他得以“全归于天”。
 

                                                         
                                                                作者近日于船山为关门弟子唐须竹讲学地蒸武之交的船山桥

 

​    

 胡国繁(1972——),男,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致公党衡阳市委宣传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衡阳县王船山研究室主任。系湖南船山学社常务理事,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研究船山文化二十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2012年主持船山文化教育课题获湖南省教科院课题成果一等奖。二十年来于全国各地作大型传统文化讲座200余场。如: 2013年湖南长沙“橘洲讲坛”主讲《岳顶读书云满衣——王船山人文魅力探寻》。2017年湖南经视“钟山说事”栏目船山故事主讲。2018年浙江杭州全国衡商论坛主讲《从内圣重开外王之道》、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世界哲学大会主讲《见微知著,全体大用》。2019年国际(衡阳)船山学术研讨会主讲《学以广才,习以成人》。曾担任衡阳日报社大型历史文化采访报道栏目《船山悟道》特邀点睛专家。有论文、文学作品数十篇获全国等级奖。撰著有《品味泉水》(中国艺术出版社)《行止船山》(中国文联出版社)《船山文化经典》(海南出版社)等多部。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