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影子戏冇路,全靠神仙渡 ——衡阳皮影戏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3-08-08 14:30来源:衡阳县社科联 作者:刘太顺 点击:
2023年7月10日,农历6月23日,继在衡阳市文化馆非遗馆聆听衡阳著名文史专家肖培老先生关于衡阳非遗文化的脉络讲座之后

 

2023年7月10日,农历6月23日,继在衡阳市文化馆非遗馆聆听衡阳著名文史专家肖培老先生关于衡阳非遗文化的脉络讲座之后,我会同衡阳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刘熙阳、副主席邓伶俐,湖南王船山故里研学基地理事长胡国繁,一行怀着浓烈的传统文化情結,头顶艳阳,前往衡阳县井头镇大岭村,参访衡阳县留存不多的影子戏传人吕达富师傅。大家深情地拾起散落在山乡远寨中的传统文化贝壳,拼接岁月剥蚀下的苍老的文化碎片,打磨串珠,擦去绣迹,让其重现光华,装点精彩的衡陽文化。
两汉及唐,承阴、重安县治在今武水河畔岘山镇碧崖眯眼山,现存古井一口,老街一条。两宋时岘山寺抓陂町(易市)是衡阳重要商埠,现有古街、拴马桩、牌坊等古迹。武水河流域地土厚重,文脉绵远。
位于武水河中游岘山泉塘村的牛形山水库,始建于1958年12月,峻工於1960年2月,长達10余公里,最宽处达1公里。湖区风景优美,四季宜人。新世纪以来又名织女湖。
通过采访非遗传人者,吕达富、颜家兰伉俪,我们初步梳理出衡阳皮影戏的来龙去脉与博大精深。
衡阳影子戏,又名皮影戏、搭桥戏。源于陕西秦腔。秦腔又源于西周,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称"梆子戯"。技艺朴实,粗犷豪放,表演体系成熟完整,成为梆子腔戏种的始祖。影子戏经唐及五代、宋、元、明的发展,清代是秦腔影子戯的繁盛时期,乾隆时达到鼎盛。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於于脱胎於秦腔,融汇其他唱腔的衡阳影子戏就应运而生,顺时而长。
秦腔南流,衡山开先。明代后期,衡山就有了影子戏的踪迹。特别是清顺治(1644年)福田铺乡农民彭凤举学艺归来,成立影子戏民间组织"老龙会”,开衡山搭台唱影子戏的先河。经清初的发展,乾隆至民国,进入繁盛时期。衡山影子戏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从内容到形式,为群众喜聞乐见。经过傳承和发展,已遍布衡山和周边县区。
衡山影子戏以2人包打包唱形式演出,演出的腔调是地方方言的四平调,广泛吸取了其他戏剧音乐,佛教道教音乐和地方小调的营养,字正腔圆,甜美悠长,韵味十足。
衡山影子戯清朝初年传入衡衡阳,在衡阳西乡武水河中游一带落脚,如岘山、木口、檀山、碧崖、泗水、方工等地域。从清初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凡400余年,根深叶茂,代有宿匠。图中艺匠为吕达富先生,生于1942年2月初4,泗水人,妻颜家兰,木口人。吕老先生,私塾3年,有一定文化功底。15岁跟师傅刘大桂学艺,二胡,锣钹,唱念做打,外加制作道具(纸人或皮人),画纸人皮人,样样里手。
过去的皮影戏艺人都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艺术,把故事的脉络记在心里,再进一步把整个故事交待完整。故影子戏又称"唱水桥子戏"。
影子戏内容源于生活,整个故事贯穿有关忠、孝、节、义的线索。
影子戏内容有:1.养儿读书,读书赶考,赶考得中,得中做官。2.奸臣专权,陷害忠良。子仗父势,欺压百姓。3.投桃报李,扶正除邪,扶危济困,破镜重圆。4.立寨为王,兴兵造反,男败投降,女败许婚。
“影子戏冇路,全靠神仙渡”。神话传说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佐料。艺人们
"不怕忘腔烂板,只怕停锣现眼"。影子戏传统曲有:《封神榜》、《东周列国》、《三国演义》、《岳飞传》、《杨家將》、《张文綉》、《三打祝家戈莊》,等等。
国繁兄一直有中国优秀传统文人的情结,在与我同行的车上即完成一首古风的创作,题为《赴长乐织女湖畔访非遗传人感兴》——
七巧女安在?牛郎今又来。
潭深映空碧,人影共徘徊
幽径时时锁,祥云朵朵开。
新竹看欲翠,郎去不需栽。
闲云湖影日悠悠,物换星移无数秋。武水从洪荒中走来,流进织女湖,流进寻常百姓家,流淌着永不消逝的文明春歌。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