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云潇诗集《生命如旅》
“城堡的寓言”是《生命如旅》这部诗集第一辑的大标题,也是其中一首诗歌的题目。我之所以拎出“城堡”这个关键词来叙述,是因为它说出了一个触及诗歌写作的本质问题——关于诗歌,关于心灵,在这样噪杂、混乱的生存背景和精神颓势中,我们该怎样坚持寻找自己的“精神城堡”,坚守纯粹的艺术立场和精神品质,以完成对心灵的抚慰和牵引。也许,这是一种比现实更加现实的“心灵寓言”,大抵艺术,莫不如是。
从云潇创作的诗歌来看,他是一位很有灵性的写作者,早年就是成绩不菲的校园诗人,漂泊南方多年,其写作诗歌的时间跨度有近二十年,其诗艺可谓是积累深厚,日臻成熟。他在诗歌上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诗风典雅隽丽,凝炼流畅,不媚俗,不追风,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诗歌理想和审美追求,并在具体的文本中一一加以诠释、实践和展示。“就像梦中 一个黑暗幽深的洞穴里/如果一道闪电 惊走我们的不安/抑或一个灯盏 在远处为我们指引”,这样的句子就很有灵性和创造,挟带着一股犀利的力量和气势,令人眼前一亮,给予心灵揭示了一个明确的向度和亮度,使人感到温馨,充满美好的希望。恰如诗集的标题《生命如旅》所隐含的,生命是一场旅行,沿途有很多旖旎的景致和携手同行的朋友,下一站,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面目出现,我们都无法提前预测,但毋庸置疑的是,只要我们抱着乐观和欣赏的心态,“在路上”的生命状态将变得更加诗意。“鼓起勇气,小鸟/不是每一个诱惑都是陷阱/不是每一个现实都逃离梦境/鼓起勇气,小鸟/没有力量,哪有飞翔?”从“小鸟”身上,寄托着云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他的生命哲学。人生的旅途是五味俱全的,但他的写作则充满了机趣——
凌晨的鸟
凌晨的鸟
活跃如一夜间盛开的花朵
它们直接与春天交谈
它们聚集 叽叽喳喳
仿佛讨论一门生命的课题
它们不断划破天空的静寂
它们不断 惊醒一位诗人
其中几只叫得那么尖锐 世界俨然是
一枚为它们而存在的浆果
它们激烈的争辩
就像一群无知的孩子 无知而又
任性 在诗人的脑中久久不肯飞走
在这里,“鸟”被他比喻成“花朵”,“世界”是“一枚浆果”,透出诗人对生命和世界的追问精神,既清新,又创新,是诗歌中的精品。
云潇在南方打工多年,虽然他也写过一些关于打工题材的诗歌,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位“打工诗人”。他的《出租屋人生》,近乎是日常生活的白描,写出了生活的窘境、世情百态,但他并不沉陷于此,“我的本命年岁末。我属蛇,除了喜欢冬眠/更爱乘一缕阳光在南方这片土地上”,他还写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诗歌在路上,生命在路上。云潇和我一样,在东莞这块土地上行走,匍匐,歌唱,从这点上来说,我们都是“旅者”,旅途的尘埃、劳累和噪杂,一路上的鲜花、微风和涛声,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以谦卑的心态拥抱了火热的世俗生活,完成了一次诗意的回归,也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和转身。我多次说过,一个好的行者也是一位好的饮者,一位好的歌者。“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是;“酒酣胸胆尚开张”,苏东坡是;“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是;“浓睡不消残酒”,甚至连羸弱的女诗人李清照也是。古往今来的诗人莫不如是。云潇在“天涯情歌”里多次写到酒,“一只倾斜的酒杯 来不及凝视”、“事物搁浅 记忆与酒有关”、“我拿出马匹和酒 头颅沉默”……“生命如旅”,心灵的焦渴、路途的孤寂、激情的燃烧、对于友情的共鸣和远方未知的呼唤,酒精成为了我们的文字、灵魂的滋润剂、美化剂和强心剂。在这一点上,我和云潇应该有共同语言。
本来,这些文字应该是云潇自己来写的,但他托付与我,我有点惶恐,至于见识粗鄙,辞不达意,甚至是谬误连连,还请各位朋友原谅。
作为云潇的朋友,作为一位诗歌写作者,我们一起行走、歌唱、共勉,一起寻找 “精神城堡”,写下“生命寓言”!
(祝成明:青年诗人、批评家、文学硕士,现系《东莞文艺》杂志社编辑。)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