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叫《文化局长》(《当代 长篇小说选刊》)的小说已经不早了,看看墙壁上的钟,差不多是夜里二点了。也不管人家阳明明是不是睡着了(肯定是睡了的),打话打过去,问,老阳,湘西作家吴国恩的《文化局长》,你读过么?老阳否定。老阳又说,老吴啊最近出了一批集子,市场好,人家都成老板了。呵呵,老板好啊,这年头老板不好,谁还能过得好呢?看来,文化产业化还是有道理的并且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恰好今天我去某中心上课,在市中心看见两条很大的条幅从十几层的楼顶竖下来,红底白字,“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我看着,心里直笑。呵呵,东方长青… …
扯远了,还是说说读这小说的感受吧。老实说,这本书是能给我带来阅读的快感的,因为作者给我开了窗,里面的官场潜风景是我平日里所不了解的,惊叹得不行,原来当官的都是这样子的啊。我极想跟老阳交流一下,关于小说的界定一种,我想说的是,小说嘛就是把那些我们所不了解的社会现象通过文学的方式展现出来。可是人家老阳不干,也怪不得人家,太晚了啊,这年头一个破界定哪里比得上贵如黄金的睡眠,更何况是黄金周里的睡眠,加班闲聊是要付三倍费用的。在脑海里过了闪了一秒,(请注意仅仅只是一秒。)也就不怎么去乱界定了,我时时告诫自己,作为一个平凡之极的人,界定这等神圣而高贵的事情还交给那些《所谓教授》吧。你界定,他界定,大家乱界一气,人家不失业才怪。再说人家教授总得有正经事情去嘛,虽然说可以打打麻将、唱唱KTV、偶尔小小三,但这些都是副业,时间长了不利于学术成长的。
又扯远了,只好掉转方向了。还好,我不当驾驶员。要不然,费油不说,还得招得坐车的人的叫骂。其实,那一秒是有重大意义的,我这样说吧:有些作家之所以是作家,首先是因为他掌握了大量的被界线的“常识”,其次是他思考着。最后,他有语言表达的能力。综此三点,放在被说乱了的“官场”就有可能构成官场小说文本。我想重点说说被界线的常识。可能有些人可能不理解,我这样说吧,之所以被界线是因为有些社会区域(政治中心,哪怕是最最下级机构)是我们这些无法进入的,对于中心位置的主体来说这些常识,但是我们之些人来说就不是常识了,简直听天书似的。所以这书一出来,读者看到天书哪有不弄来读的道理呢?小结一下:《文化局长》对于普众(相对权力或资源中心的人来言)来说就是一部洋洋洒洒的天书。再小结一下:作家吴国恩正是抓住了普众的这种乐于读天书的心理而让自己迈向文化产业化的吧。看来,作家之所以成功得聪明,这聪明表现在,在构思之前先得进行市场调研,有需求,自然就有创作的欲望;不然,写个屁,永恒一千年,不见经济效益屁都不算。当然,我还是很敬佩吴作家的。在官场混了那么多年,能保持思考的头脑委实不简单啊。所以,我花四元钱从旧书摊整来的这本杂志还是划算的。
我又不得不停下来借用某种精神分析理论,来诊断我的快感。我为什么快感呢?难道仅仅是读到那些在人个的日常生活所读不到官场文化吗?有。但不全面。我想坦露的是,小说文本除了弥补我这方面的无知之外,我内心滋生还有对权利场的向往。我当下就觉得自己不对劲了,一向不是很轻视当官的吗?怎么今天就差点儿脆下向权力展示个人潜意识当中的奴隶性格了。不要急,慢慢来,就像煎中药。我想话不是很正确,这不是我个人的错啊,是我们文化的错,传统里不是有读书以致仕一说么?我也读书,既然是读过书的,这方面的想法也就很自然了。传统这样,目前呢?也八九不离十吧。公务员考试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为什么这么多人考试呢?明摆着,待遇好,福利好,退休还有营养。综此种种,可能算是我那份阅读快感里面真实的成分了吧。那么,其他的读者呢?我相信,他们也是有快感的,并且他们的快感成分可能跟我那快感的成分差不多,当然也有例外的。一切,皆有可能嘛。我得停下来了,说到这里,又得小结一下:《文化局长》揭示出普众对权力与中心的饥渴感,打比方,权力与资源就是美女,人人欲得而欣之。问题是美女的配置是有规律的。你不能因为配置不到就说你对美女不感兴趣啊,——这也太***的虚假,现实一种。
歇歇。如果不把作者的苦恼说出来,我觉得我也太不厚道了。你看看东方长青嘛,马列毛邓江胡、儒、佛样样皆来得,(道倒是没看出来。)这说明什么,人家不光光懂理论,更懂实践。再说人家进取心是好事,但是有这份心思也不见得有供发挥个人才干的平台与空间,为什么嘛?道理很简单,只要有官,就得分个大小,让大官管小官,小官管更小的官;大官上面还有更大的官。“官”字下面两张口,就是官本位,就是行政体制。所以东方长青老弟没办法,只得曲线进取了,送钱、送女人、送官(不知道大学里面公共关系这门课程有无这些章节)等等样样来得。知其不可为而为,这倒成了我们表扬官场当中那些略有良知的人发语句了。呜呼哀哉,咱们中国都开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城市建设是起来了,可是这民主、法治却怎么起不来呢?就这水平,老实说,还在封建主义、等级制度的大舞厅跳三啊。真让人受不了。好在没去考什么鸟公务员,要不领导走尸,下级也得走啊,不走不行,走得不像也不行,你看想做点事情出来真是难为了东方长青同志了。因此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要以为走尸只是神秘湘西里的一个部分。
最后总结一下:可能很多读者被界线的“常识”震呆从而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但我不这样认为。原因是,作者除了罗列了“文化局长”潜规则之外(现实主义材料),没有太多的思考存在。作者仅有的思考很犬儒,东方长青这个人物形象没有给我造成很大的思想冲击,他无非是个体面对体制有所折衷的产物。如此罢了。如果进一步了解,请再歇歇,喘口气,去读读世界名著中那批现实主义力作吧。我可不是老学究,还有约会呢:)
贵州,遵义
2010年10月7日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