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苑 > 散文随笔 >

任东华:弟子眼中的雷达

时间:2018-04-10 05:16来源:船山网 作者:任东华 点击:
3 月 31 日,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去世,享年 75 岁。今天,雷达先生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雷达先生是《羊城晚报 花地》的作者,也是 花地文学榜 的评委。特发此文以表哀悼 作为学生,我们跟随雷达先生在兰州大学三年,习批评、学术与文章,实现了脱胎

 

331日,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去世,享年75岁。今天,雷达先生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雷达先生是中华船山网的首席顾问,十余年来一直关注和指导本网及由本网出品的船山文化研究会会刊《船山文艺》。特发此文以表哀悼。
                                 ——编者按



 

作为学生,我们跟随雷达先生在兰州大学三年,习批评、学术与文章,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尽管入门早晚不同,情感却是殊途同归的。二十年来,我们已成了彼此不可或缺的存在。对雷达先生,我们就是他精心撰写的“特殊”评论;对我们而言,虽然外界给予雷达的身份是多重的,但有三个是始终不变的。

首先是作为批评家的雷达——这是他最为“显赫”的身份。在弟子们的心目中,他是卓越的,纵横文坛四十年,却始终屹立在当代文学的潮头,拨云见日,光风霁月;在浩瀚的文学星空中遴选经典,在汹涌的文学潮流里奖掖新人;条分缕析文学现象并予以权威命名,以高尚情怀和无惧胆识,分析文学现场原创力的匮乏及其拯救。他是执着的,本可以从容于时代节奏,并藉功成名就之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却孜孜不倦地耕耘在文学前沿,并以超卓的阅读不断刷新高度;本可以建构宏大精深缜密的理论体系,以求不朽于世,但却坚持不懈地以全副身心致力于文学评论的开拓与实践。他是善良的,不管是文坛大腕还是无名小卒,他都真诚地尊重作家的艰苦劳作并予以平等相待;不管作品是成熟的还是相对稚嫩的,他都讲事实,摆道理,既不违反原则,又富于人情;不管是批评还是赞美,都将善意贯穿于过程之中。对于我们而言,他踏实、诚恳地为当代文学做了许多事情,并烙下了深刻的印迹。

其次是作为导师的雷达——这是他最为“看重”的身份。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总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孔子传统。他有无数的私淑弟子,有很多感恩于他对作品的发掘、理解、细读,以及建设性的判断与论述的作者;有许多聆听过他的讲座,接受过他的点拨和提携,认同他的审美理想的年轻文人;有许多聚集在他的身边,与世俗、溃败与沦落英勇抵抗的文学追梦者。新时期以来,从文学讲习所与鲁迅文学院,他以杰出的专业素养、敏锐的审美触角和宏观的概括能力,与来自八方的文学精英们分享着他的观察、体悟与经验,并点对点地指导过其中的若干人,扶持着文坛雏鹰们的成长并挺拔为参天大树。这里,需要特地提到的是本人家乡衡阳本土的《船山文艺》,他以文坛老义工的身份提携了以井泉、魏启用、鉴伯等为代表的船山作家群十余年。他付出的心血、精力与智慧,当之无愧为导师这个荣誉;他欣喜于、骄傲于当代文学的浩浩荡荡奔涌向前,渗透着壮怀激烈,以及那份呐喊、挣扎与奋斗。而尤让他珍贵的,是被聘任担任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我们也因此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大西北,聚在了他的门下。他格外珍贵于我们这些慕名而来的学子们;我们作为他的“嫡系部队”,沐浴着他非常的爱护与栽培,如手把手地教导写作文学批评,不遗余力地向外推荐我们的研究成果,精心指导我们的博士论文选题、思路与设计,带着我们参加各类研讨会,拓展方方面面的文学资源。他殚精竭虑,恪尽职守,爱之深,提之切,力求将个个打造成才。这对我们,是何等的幸运!

其三是作为父亲的雷达——这是他用力“最深”而又浑然不觉的身份。爱护盈满了他的慈父情怀。他深切了解每位博士生的家庭,对于种种困难、矛盾和坎坷,总是予以力所能及的帮助,从学习到工作,从经济到感情,从健康到家庭,他都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让我们疏散淤气,开阔胸怀,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他不但重视学生素养之培育,而且崇尚人格之健全,利用各种机会,带我们游览山川风物,感受大自然万般的变迁,领悟生活、工作和事业的内在哲理,实现境界的提升。他有与人为善,不较短长,包容、理解的君子人格,又有嫉恶如仇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热爱现实、挑战,并乐观地进取;他看遍繁华,却始终持守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他辗转于命运之途,却用胆识与气魄奋勇地闯出了文学的一片蓝天,让我们目光澄澈,视野开阔,意志坚定:尽管生命是有限的,但不断奋斗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

三月是残忍的,雷达老师遽然离世,作为弟子,我们哀悼,我们敬挽,我们怀念。
(作者系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本网名誉站长)

  【相关链接】雷达简介

 

雷达,原名雷达学,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现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多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 兼任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43年,雷达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196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优秀理论评论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当代文学优秀科研奖、上海文学奖、中华文学选刊奖等奖项。出版《民族灵魂的重铸》、《重建文学的审美精神》(上下卷)、《蜕变与新潮》、《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当前文学症候分析》、《重新发现文学》等论文集15部;出版《雷达散文》、《缩略时代》、《皋兰夜语》等散文集多部。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中国新文学大系·长篇小说卷》、《现代中国文学精品文库》、《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近三十年中国文学思潮》、《新中国文学精品文库》等。《重读云南》入选上海市高中语文教材,《现当代小说鉴赏》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教教科书(必修)。
2018年3月31日,雷达去世,享年75岁。
  
 (转载自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壶生:作别大爷

    大爷安息了。我前来作别。 听到消息正是中秋节,我与我的公益事业伙伴们大团圆气氛浓...

  • 井泉:白驹过隙

    羲和扬鞭,马年驾到。许多朋友,尤其是文友都因马而感兴,喜用含有马字的成语、熟语。...

  • 怀念龙善生先生

    我的又一位老朋友走了。他的确是一位朋友,也老。他叫龙善生。 今晚我才听人说:龙善...

  • 李齐军:晚起品茶

    晚起。阳光透窗而入,毫不吝啬的塞满了整个房间,暖暖的。这是今年来第一次被阳光唤醒...

  • 廖灿:稻香流芳,袁老安息

    我年青时在长沙湖南日报社工作奔忙期间,曾应邀多次赴袁老家中探访袁老夫妇。见证了袁...

  • 无悔追梦 永葆初心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一部斗争史,更是一部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