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学生抢红包,你可能会说我太俗气,可是,我的的确确抢了! 话说1987年下学期,我开始在语文课上进行自主讨论式教学,而执教的班级是秋塘中学47班。还别说,凭着在这个班的尝试,我一路走了下来,出版语文专著多部,教学成果还获得了基础教育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我也因之成为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特级教师。但,47班却淹没在众多的文稿与获奖证书里渐渐淡忘了。 不过,真正和你有缘的,往往会在一度消失后七拐弯八抹角地回到你的身边。有一次,学生谭自强在网上找到我后来到我家相聚,师生二人回忆过去,感慨良多。离开时,他留下一对名酒,说:“这酒,只有您才受得起!”之后,我发现这酒包装袋上的带子已经老化得一捏就成了灰,可见收藏时日颇久。自强自己喝酒而没有喝,亲戚朋友交往中也没有送,而把它送给了老师,可见,他把老师摆到了多么高的位置!我可不曾想到,让我第一次享受这等礼遇的竟是47班的学生! 从此,47班慢慢回归到我的生活中。2014年,我又应邀进了“47班同学微信群”,我发现,群里的气氛像当年的课堂一样热烈—— 哪一回偷吃了同桌的盐水辣椒,哪一回因私自下塘洗澡被老师严厉惩罚了,在他们的言谈中都记忆犹新;谁明恋着某某暗恋了谁等私密之事,当时没来得及算清的陈年旧账,在这里都成了舒心玩乐的公开秘密;聚会时,群阳主动诵读自己的抒情散文,继伟则公开发表自己的诗作;更热闹的是,自强等人拿小恒开涮,小恒就把芝姐们拽出来忽悠一番,冬生等人则钻出来极能事地插科打浑推波助澜,弄得群里风起云涌,掀起了一簇簇纯真友谊的浪花,炫烂多彩中还飘散着爽朗的笑声! 而我,一句“同学们好”会招来一连串的“谭老师好!”我说:很高兴看到二十多年后的47班还有这样的凝聚力,永远的47班!运新则说:47班是一个大家庭,谭老师永远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其实,我说不出他们的成长或成功与我有多大的关系,相反,执教他们三年却是我的成功最初铺垫。所以,我对学生们说:我这个特级教师的头衔是你们给的。然而,想不到现在的他们对老师还是如此地尊重与热爱:回衡阳开会,周敏等开着车到高铁站接站送站;参加同学聚会,冬生非得把我往返的车费付了,一句极朴实的话让我拒绝也难;辉彪来长沙看老师,说好是我买档最后他却反客为主,还说:让老师买档是打学生的脸;听说我颈椎不好,群阳则从北京寄来颈椎保护器……述说这些,我实则是在畅饮一杯陈酿了二十七年的醇香美酒,我不能不醉! 2015年春节期间,学生们在群里玩“抢红包”的游戏,出于好奇,我也抢得了一些“米米”。于是,有同学说:谭老师只顾抢,不发红包。我说:我不懂怎么发红包。“芝姐”就发截图过来教我如何操作。于是,我也发出了红包。可有同学又说:谭老师太小气,一个红包几分钱!哈哈,原来刚才只输了几角钱,匀开去不就只有几分钱了?我连忙说:“好啦好啦,我这个特级教师的头衔都是你们给的,我还会吝啬那个铜板?”于是,我输了个三十元的红包发了出去!想像得到,那几十块“铜板”撒下去,掀起的是一阵师生同乐的澎湃心潮! 还需多言吗?我和学生“抢红包”,抢的是纯洁的师生情谊,抢的是一份让我永世难忘的职业幸福与自豪! (本文原载《大家教育周刊》2015第17期)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