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苑 > 散文随笔 >

欧阳君山:自利的人为什么绝少活出自我

时间:2013-07-25 07:53来源:本人 作者:欧阳君山 点击:




 

人在围绕自己转的同时也不得不围绕别人转,这就是所谓“注目礼人”在为人为己角度上的含义,人性是自利与利他的圆融,轻松化解“斯密难题”。人性之所以难于驾驭,即在于人性是个“太极”,过于强调自我,别人不会注目致礼,难以获得社会认同;过于强调别人和社会,“我”或许成就一番虚荣甚至一项事业,但自我会感觉扭曲,弄不好都过劳死。

——题记

 

 

作为西方经济学最基础的设定,“经济人”假定人性自利,不得不承认,这的确也符合事实,但有一个基本现实让经济人的概念头疼得很,那就是:尽管每个人都在自利,甚至还越境自私,但很少有人活得自我,更绝少有人活出自我。

 

为什么自利的人却不能活出自我呢?答案可能很意外,那就是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君子”,都有一股“君子瘾”。有朋友——特别是那些性情直率的——可能立即要表示不屑:“什么啊,我镇日里想的都是‘吃穿’二字,甚至是吃喝玩乐,做什么‘君子’?打死也没想过!”

 

但如换个表述,说:“我们很少有人按自己的天性在生活!”绝大多数朋友或许会表示赞同。更如果换成表述:“我们每个人都在乎别人的眼光、看法与和评价!”绝大多数朋友可能要表示赞赏。

 

相当一部分朋友甚至要现身说法,格式大致是:“你别看我现在怎么怎么样,都是人家逼的,没办法啊,家人、朋友、亲戚、同学、同事、邻居,大伙儿都在看着你呀!要是按我自己的本性,我才不这样子呢!”瞧,为做君子,都不惜牺牲自我了。

 

“人啊,他娘的,真是活得太累!”这应该是经常耳闻的抱怨。累是怎么来的呢?原因出在我们很少按自己的天性生活,都在为别人活着,在乎别人的眼光、看法和评价,我们不得不透过别人来“看”到自我。

 

也有人就是不顾忌别人的眼光、看法和评价,用老百姓的话说,“人不要脸,百事可为”!的确存在这样的人,讲述青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生活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里面就有个刘俊卿,他不在乎广大同学和老师的鄙视,充当了军警搜捕校长孔昭绶的走狗。

 

举目四顾,也能在现实中比较轻易找到刘俊卿这样的人。但刘俊卿并非完全不顾忌别人的眼光、看法和评价,恰恰相反,他之所以不在乎广大同学和老师的鄙视,原因正在于他特别、十分、非常在乎另一些人的眼光、看法和评价,这包括他的师长纪墨鸿,尤其他心爱的姑娘赵一贞。从这一点看,刘俊卿非常之“知耻”——这也正是他一时能够获取一贞芳心的原因。

 

可以肯定,完全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看法和评价的人,没有——从来没有!如果有,也只位于一个经纬度——疯人院!因为一个人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观感,即意味不透过别人而获得意义,自己肯定自己,自己欣赏自己,自己尊重自己,自己注目自己,自己致礼自己,说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他一个人自成一个意义世界!这样的人,不在疯人院,朋友——请告诉我,他在哪?咱们一起去会会!

 

人在乎别人的眼光、看法和评价,别人好比一面镜子,每个人都透过别人这一面镜子看到自己。这决定了人根本上也不得不为别人活着,因为注不注目是别人决定的,致不致礼更是别人决定的,注目礼的一切都是别人决定的,如果“我”不能首先满足别人,注目礼何来?

 

人在围绕自己转的同时也不得不围绕别人转,这就是所谓“注目礼人”在为人为己角度上的含义,人性是自利与利他的圆融,也轻松化解“斯密难题”——亚当·斯密《国富论》强调人性利己而《道德情操论》强调人性“同情”之间的冲突。人性之所以难于驾驭,即在于人性是个“太极”,过于强调自我,别人不会注目致礼,难以获得社会认同;过于强调别人和社会,“我”或许成就一番虚荣甚至一项事业,但自我会感觉扭曲,弄不好都过劳死。每个人都能够为虚荣忍受一定的扭曲,但也有限度,毕竟人都是血肉之躯,长此以往,人就可能流露情绪,甚至对注目礼油然而生腻烦。

 

正因为人性是个太极,尽管人人自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出自我,恰恰相反,尤其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人活得不轻松,甚至很累很累。何也?“我”的牛鼻子被别人的注目礼一把牵也!江湖上流传一句话:“自从得了神经病,精神好多了!”一个人得神经病,其实也就是与社会切割,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再生活在别人的眼光当中,更无所谓责任与义务,精神能不好得多么?可一个人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观感,人活着的意义甚至意思又在哪呢?

 

本文刊发于《金融博览》2013年7月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壶生:作别大爷

    大爷安息了。我前来作别。 听到消息正是中秋节,我与我的公益事业伙伴们大团圆气氛浓...

  • 井泉:白驹过隙

    羲和扬鞭,马年驾到。许多朋友,尤其是文友都因马而感兴,喜用含有马字的成语、熟语。...

  • 怀念龙善生先生

    我的又一位老朋友走了。他的确是一位朋友,也老。他叫龙善生。 今晚我才听人说:龙善...

  • 李齐军:晚起品茶

    晚起。阳光透窗而入,毫不吝啬的塞满了整个房间,暖暖的。这是今年来第一次被阳光唤醒...

  • 廖灿:稻香流芳,袁老安息

    我年青时在长沙湖南日报社工作奔忙期间,曾应邀多次赴袁老家中探访袁老夫妇。见证了袁...

  • 无悔追梦 永葆初心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一部斗争史,更是一部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