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师来说,开学的日子要提前学生好些天,特别是学年伊始秋季开学。这段时间里,作为教师得参加新教材培训等业务学习,接受工作总结等思想政治教育,还得忙着开学前的准备。这个时候教师的心态不如学生亢奋,忙于应付中甚至会有些怨言,仿若这前奏过于拖沓或形式化,被牵着鼻子走难以找到兴奋点,倒不如直接站在讲台上来得痛快。 组织管理者的愿景是好的,上层想通过开学前的休整,鼓舞士气,提高工作力,解决一线队伍出现的问题。可初衷和结果总有些差距,不过让教师做回到听讲者,通过换位或许能思考到:1、做一个听讲者不易,做到长时间专心听讲更难;2、若演讲者能体谅听讲者,做到讲究实效,不说废话,风趣幽默,灵活多样,适可而止,那时光就不会难捱;3、若能让听讲者适度参与,效果更佳;4、演讲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演讲内容或多或少会给人启迪或警醒,收获的同时听讲者应尊重他人劳动。 系列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必要,教师也希望能有“长见识,增技能,提素质”让自己教学思路豁然开朗的业务学习。培训中,常能听到“山外有山”的议论是他们的心声。可别人的东西如何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把新的理念落实在行动中,似乎总有些距离。教师培训,收效不佳,何故? 我也曾做过类似培训的演讲。会场秩序良好,会后反响强烈,可就是看不到明显效果。倒是私下里与个别教师的谈心起的作用反而更好。是因为近距离让心受到的干扰较少感悟力更强?还是对人的影响力需要一定的气场?原因很多,归结起来还是有心无心或爱与不爱的问题。试想,一个心浮气躁的人,能把教书育人这样伟大的事情做好吗? 新学年伊始,我会问自己,你有更好地方法去教好你的学生吗?会的,我有!在这点上,我很自信。送走一届届学生,积累了些经验。可每当面对新的开始,面对新的学生,我依旧在寻找好的教法,“我不信我没有办法教好你!”是我内心的口头禅。当你有信心去面对要面对的事情时,成功已是迟早的事儿 学生也在期待新的开始,当他们重返校园或进入新的环境,那种进入的状态已在向新的台阶宣誓,迈动的脚步让人感受到他们寄托了相关人群的希望,他们将在这里成长。尽管高矮胖瘦性别性格智商情商各不相同,预期中他们会在相应时段分流出校园。 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想起汪国真的诗句“有美丽的小路,就会有求索的脚步”。新学年伊始,我放任着思绪,一个个学生从身旁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