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苑 > 散文随笔 >

陈琴:万事不如身手好

时间:2011-12-23 04:45来源:本人投稿 作者:陈琴 点击:

 

   放假的好,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打发自己的心绪。

   前几天在南昆山偶染小疾,半夜两点要上医院。打了120,生平第一次躺上了急救车。颠簸的山路上,自己感觉好像朝向的是一条有去无回的路。闭着眼,表面尽可能平静,内心却翻腾得厉害,甚至对这令自己无数次厌倦的人生有了不舍。想必所有的生命都是这样,拥有时总觉得命很长,不值得陪着小心过日子,一旦大限来临,才知道痛。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救护车把我拉到龙门县人民医院。一眼扫过去,这儿的设施有点像记忆中儿时常去看病的那些“卫生所”,其简陋程度超出我的想象。离广州才三个多小时车程的地方,医疗设施竟然相去如此远。一个年轻的女医生问了我的病况,马上开处方就要给我吊针。看她省去了平时在广州一进医院先做各种烦琐的检查,我心里就有了疑虑:该不是严重到这种地步,像抢救的程序!却虚脱得没有气力说点什么。陪去的同事小吕和小黄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听医生的吩咐,交费,取药,扶我去病床躺下吊针。在打点滴时,小吕他们两个可能怕我紧张,老在用其它话题分散我的注意力。天气骤然变冷,小吕穿得非常单薄,我心里满是感动,这个陌生的小县城,简陋的医院,却让我记下2008年初第一个感激的日子。

    跟小吕和小黄谈起最近读过的书,两个小伙子很感慨,觉得读书太少。我突然想到一个点子,提议成立一个读书会。他俩同声叫好。我说就在新浪网上开一个读书博客,争取动员更多的老师过读书的生活。聊着聊着,我看出小吕他们也累了,就叫他俩快睡一会儿.快六点时,我困乏得不行,闭上眼,却睡不着.时不时睁眼瞧一下吊瓶中的药水,一边希望快点滴完,一边暗下决心,这个假期我要蒙头大睡——拼命地睡。

    昨天,朋友通知,诗词社有个临时的会议要在开平举行,让我一定参加。正好想回来静养几天。下午回到开平,没有住会务组安排的旅店。自己住进半岛酒店。会议是那种听大师们海侃的品种,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昨晚睡得晚,今早睡到快八点才起来。下去西餐厅吃早餐,随身带着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氤氲在咖啡的芳香中,翻读王国维的《浣溪沙》:

     草偃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哪能白首下书帏。

    诗词自纳兰容若之后,龚自珍尚可稍读。王国维的诗词实际上我并不特爱,像上面的这首词,上阕实在不能跟王唯的《观猎》相比,下阕也逊色于朱子的《观书有感》,场景和情致的间隔也太大,猎猎风过却难有印痕,这样的诗词总是不能令人入心入肺地铭记。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人间词话》的情有独钟。我时常在出门时喜欢从书架上取下这本书,在车舟的摇晃中读他那一节节短小却精辟的词话。看多了过于严肃或流于嘻皮的文字,王国维那锦绣的文字,俊美而犀利的语句,是为你在审美疲劳后特意安插的曼舞,你会在低首含目间展一脉微笑,属于“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另一番盛况.

   面对丰盛的自助早餐,我只喝了一杯豆浆,吃了两个小芋头,就着热咖啡把王国维的词再读了一遍。坐了两个多小时,没有去参加会议。心里还自我安慰,这是属于我的假期,我要好好地过。天气虽然冷,落地窗外的阳光却很柔和,很温暖。我起身走出去,绕着半岛的河边走了一圈,在被修剪得很精致的花坛边站立,举目远眺,沿江而上,远方逶迤的山脉,天边淡淡的白云,都成了这座城市天然的背景。我曾经在这儿度过了青春少年的灰色年华,河边漾起的柔波似乎还有不曾褪色的记忆,可是,经不起仔细的检点,逝者如斯夫,那个无数次在河边临照的少女连同那些不舍昼夜的问愁情绪,都如河岸的水草曾有过的翠绿,不知觉间消散了踪影,只换得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伤。依稀记得有很多的诗句是可以拿来应此刻的心境和物境的,却怎么也找不到最贴切的那一句。心里于是就有个隐隐的意念:正在老去的不仅是我的容貌,还有曾经以为永不会退场的记忆。

    近来总有无限的恐惧,就是读过的文字总是一点痕迹也没有。回到房间,给巧燕打电话,说到了其中的怕。她就说:没关系的,记不住就说明那些文字不该被记住。要是值得记,自然不会忘记。

    我笑得流泪,这个可爱的燕子。她总是在我迷惑的时候亮起她的智慧之光,烛照我短智的陋巷。她还一再嘱我要注意身体啊,别沉在文字里。读太多文字很费神的,你总是在担心自己的文字不够,总在拼命读,其实,书是读不尽的。

    我在这边听到就乐,她时常给我介绍书籍,她才是个勤奋的读者呀。

    不过,实在惭愧的是,总是答应燕子和秀梅要舍得为身体花时间,却总是没有好好做到。所有快乐都是以健康为基础的。叔本华说,不健康的身体令生命没有快乐可言。现在真的深有体会。想想真可怕,我们这代基本上在校园里度过前二十年的人,连基本的健体常识都没有,许多人都没有相伴终身的运动项目,也没有起码的运动习惯。运动习惯的养成其实也很注重阶段性,错过了少年时期的培养,成年后是很难扭转的。少年时期不爱运动的人,成年后也很少有运动的习惯。在运动方面,我唯一要感谢的就是小时候遇到了一个好的音乐老师,总是把我拉上台去跳舞,练那些压腿弯腰的基本功,现在也就只能做这些慢节奏的瑜珈动作了。

    前段时间看刘良华的博客,发现他在倡导“身体教育学”,虽然还不完全明白他的意图,但是,仅凭他的理念就想为他鼓掌。我们的孩子一天到晚都呆在课室里,缺少各种运动,也不会运动。课后能动的也不多,有些孩子甚至连体育课都不愿去上了,真是匪夷所思。

    万事不如身手好,说得真好。身手敏捷,何止是驰骋田猎的得意,生命中的那一项活动不是需要矫健的身体优先参与呢?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壶生:作别大爷

    大爷安息了。我前来作别。 听到消息正是中秋节,我与我的公益事业伙伴们大团圆气氛浓...

  • 井泉:白驹过隙

    羲和扬鞭,马年驾到。许多朋友,尤其是文友都因马而感兴,喜用含有马字的成语、熟语。...

  • 怀念龙善生先生

    我的又一位老朋友走了。他的确是一位朋友,也老。他叫龙善生。 今晚我才听人说:龙善...

  • 李齐军:晚起品茶

    晚起。阳光透窗而入,毫不吝啬的塞满了整个房间,暖暖的。这是今年来第一次被阳光唤醒...

  • 廖灿:稻香流芳,袁老安息

    我年青时在长沙湖南日报社工作奔忙期间,曾应邀多次赴袁老家中探访袁老夫妇。见证了袁...

  • 无悔追梦 永葆初心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一部斗争史,更是一部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