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圣诞节了,网络上,现实中到处都满是圣诞节的宣传,连个人空间一进入时也是飘飘白雪花的图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外国的节日开始走入了中国,而且越来越隆重地出现了!最记得的是连万圣节这样的鬼节竟然也成了中国商家的无限商机,万圣节卖鬼脸谱,还有就是化妆舞会。我不知道外国人会不会过我们的清明节,也不知道外国人会不会过我们的中秋节,更不知道外国人会不会过我们的春节,但我想外国人是肯定不会过我们中国的中元节,还有是连端午节也不会过。这些节日中,春节和圣诞节一样的意思吧,而万圣节就和中元节一样吧,情人节就和中国的七夕一样吧! 为什么我们的节日外国人不过,外国的节日我们年轻一代却是过得那么热闹那么隆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为什么我们把自己的节日过得那么无奈呢?每年的中秋和春节,是怨声最多的,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好象已经对传统节日越来越应付式,甚至是感到一种抵触情绪,反而是过外国人的节日过得那么轻松。什么时候,节日成了一种负担了?以前总盼着节日里能聚一聚,亲戚朋友能趁节日里的假期好好的相聚,而到后来竟然演变成为送礼和攀比,甚至是行贿受贿的好时机。但过外国人的节日却是可以找个借口和家人朋友私自聚一聚也好,玩个痛快也好,完全不用花费一些额外的节日开支,完全是享受节日而不是负担节日。过情人节了,可以找个时机和心仪的对方表达或者是相聚,过万圣节了,可以去疯狂地玩一晚,一大班朋友聚在一起扮鬼扮马的,心情一笑。过圣诞节了,可以给自己找个约朋友饮酒和购物的借口,为自己的心情放一天假。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就不行了,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春节了,必须呆在家里或者是去探望亲戚朋友,虽然现在也有一些潮流一些的家庭选择春节和其他节假日旅游,但回来后,仍然是要去探望一下亲戚朋友的,因为这是中国的节日礼节,而且那繁锁的礼节中多了礼物的拼比,让节日成为了一种无形的压力,物质与形式,都让人感到是一种心理负担,所以好多年轻人喜欢上过外国人的节日了! 记得我们广东农村有句话是说:盼冬不盼年!意思就是说:盼着过冬至,因为冬至后就不用做农活了,也可以去挣些钱来帮补一下家庭了,不盼年就是因为过年要很大的一笔开支,而且年后又要开始准备新一年的农活计划了。冬后可以是个休闲的时节,但年后却是个忙碌且奔波的时节了!为人家长的,在说到过年的时候,很多都只那一句话:哎,又过年了,真怕!年,竟然成了一块石头。为什么不把过春节和过中秋节过得象广东人过冬至节那样呢?每年圣诞节前都是广东人的冬至节,这一天,很多家庭会一家聚在一起吃饭,开开心心地准备晚餐,然后是一家人坐着聊聊家常或者是商量着去哪里玩,广东人过冬至节一直很重视的,而且冬至节是纯粹的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起做晚饭,饭后一起说说话,都是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没有什么送礼,没有什么礼尚往来那些繁锁的传统礼节,更没有衣食住行上的方方面面的物价提升作为负担,所以轻松而又开心! 什么时候我们的春节和中秋能过得象年轻人过圣诞节一样轻松而又开心呢?其实不要重在形式,重在气氛,这才是节日真正的意义!我期待着我们中国的节日也能让国民过得轻松开心!
(责任编辑:编辑主任紫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