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前,学校文学院留了一篇主题为“最初的梦想”的征文,思索了一番我与梦想的前世今生,于是就写下了这首小诗。——作者
春天里,和梦想有个约会
好久不写梦想
因为春天已远去
梦想只和这一个季节有关联
在春天绽放
在春天消逝
不待成熟的季节
它就自生自灭
留下来一份青涩的美
或许我并不曾期待它的成熟
无论果实是甜是苦
春天里,和梦想有个约会
我用一生中的夏秋冬等待下一个约期
我想,那个日子定是明亮且安详
那个日子定是桃花缀满枝头
爬山虎漫到半空
它依旧隐约而来,
隐约而去
初恋一般朦胧
花开一般短暂
开始听到“梦想”这个主题,多少感觉有些幼稚。这种感觉来得不无道理,近些年,“谈人生,谈理想”已经成了人们嘴上的玩笑话,而谈梦想的人,多数情况下会让人觉得幼稚或是矫情(当然,英语课上除外)。
那么,梦想的地位怎么就一点点下滑了呢?
其实,在我们内心深处,梦想的地位从来就没变过,只不过受一些现实因素所迫,我们把梦想暂且搁置。渐渐地,“梦想”这个词的出镜率越来越低,于是,谈梦想的人就成了另类,“梦想”的短暂出镜也就成了玩笑。
上大学以来,身边的或是以前的同学朋友,无论之前是否曾有过参加活动的激情,如今都忙忙碌碌,乐此不疲。而我自己,就好像要即将进入冬眠期一般,没有了参加任何活动的那种冲动。老妈开玩笑:高中阶段,别人学习,你在活动;上了大学,别人活动,你在休息。我也说不好如今自己是在一种什么状态,是在休息,养精蓄锐,还是在等待什么……也许,这就是上天的安排吧,我的人生就应该如此,本末倒置,不在正确的时间做所谓正确之事。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人生轨迹不同罢了。
前一阵,我应邀去辽宁大学崇山校区参加一次读书会的活动,会上,我有幸和大家分享了我“蓄谋已久”的一个梦想——创建一个全国性的、服务于青年文学爱好者的NGO组织。这是上大学后我第一次参加活动(尽管是以嘉宾的身份),也是几年来我第一次谈梦想。把梦想讲出来,心里的确舒服了很多,不过只谈不做,那么梦想还真就会成了玩笑。
有人问我,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我说:第一,有梦想;第二,努力去实现梦想;第三,努力地帮别人实现梦想。这只是从梦想的角度的一个概括。其实,具体地讲,要想生活有意义,首先要有一个方向和信念,然后要有一个充实但也艰辛的过程,再后(在一方面充实后),去践行社会责任,得到另一层面的满足。
“帮助每一个有文学梦想的青年实现梦想”,这是我的梦想。实践这个梦想,我想,首先应该有一个坚实的团队,而这个团队的成员应该是一群志同道合并且有胆识的人。希望有一天,这个梦想不仅仅是我的梦想,而是“我们”的梦想。
我坚信,这个梦想不是一个玩笑,每个青年文学爱好者的梦想也不会成为一个玩笑!
期待,明年春天,能与“梦想”有个约会。
![]()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