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师与我视频图像
师恩如山, 一种撼也撼不动忘也不敢忘的情感; 情谊如风, 一份吹也吹不去散也不会散的温暖。
教师节快到了,下班之后在班车上,我给同学彭爱民、刘向东发了短信:
向东、爱民:教师节,我提议每人给胡兴衡老师发一条祝福短信,以此祝胡老师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如何?
后来爱民回了信,得到确认。再晚点又来电话跟我聊了差不多半小时,说他跟胡老师发了短信,也打了电话问候。而刘向东在长沙往杭州的途中,也作了承诺。我觉得这是自己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次策划:三个当时老师最得意的学生,在二十五年后相约给老师以节日问候,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
想当年胡老师从师专毕业,教的第一批学生就是我们。那时,我们正值初二,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的重要阶段和人生的黄金节点。我跟爱民说,胡老师不仅给了我们知识,而且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张望世界的窗,拓宽了我们的眼界。我们人生的很多东西都是在那个时候确立的,他用他的年轻和朝气给我们有些沉闷的学生生涯找到了另一个出口:学习变得鲜活起来。他这个从乡村出去的小青年学成之后又回到乡村,却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新鲜,而那个世界对于当时的我们是那么的陌生和好奇。正是他传递的一些信息使我们对外面、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对生活、对人生满怀着奢望。
我说,我们都是四十岁的人啦,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要时时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如果我们还不懂得感恩,我们就虚度了年华,枉费了光阴。
这是一个很平凡的日子。但是,我想,正是有了我们三个人看似不约而同给自己的老师一份节日的祝福,老师的心境一定会充满着某些感动和幸福。对于我们来讲,这也许是很容易不过的事情,一个念头,一条短信,或者一个电话,几分钟的时间,而其效应却不是一言可尽的。二十五年的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皆在其中。
在给向东、爱民发完短信后,我又给军校的第一任队长贾桂德发了一条短信:
不是师,胜似师,师恩如山, 一种撼也撼不动忘也不敢忘的情感; 并非谊,犹如谊,情谊如风, 一份吹也吹不去散也不会散的温暖。 以此祝贾队长幸福快乐,万事安康!
要命的是,下班时,本来在粤垦路老地方想给老婆带一束花,结果只有卖盆花的,我想吃完晚饭到柜员机查询她姐姐汇过来的钱是否到位时到东莞庄再买,可那花档又转行了,结果我走了很远,还是在金燕花园那边给她买了几枝。
可我回家时她已经睡了。她生我的气。就因为我今天没给她发短信,回家也没带花。而我给她看我给老师发的短信时,她发现了我现在当老师的高中同学在我给她发了节日短信后回的一条信息。她很介意。
我曾经告诉过她,那个同学也许是我的初恋,可我们从来没有单独在一起呆过,连手都没牵过。书信来往也是我到部队之后才有的。她现在对生活很消极,人也很消沉。所以在这个节日给她一个友好的问候,一些祝福,许是一丝安慰吧。
她的短信是这样回的:谢谢。祝你什么呢?你什么也不缺呀!就祝福你一如既往地幸福吧。
从这淡淡的语句中不难看出,现在纯粹是一种友谊跟友情,同窗之谊罢了。彼此真诚的问候、善意的祝福,这是应该保有的。没有什么先后、彼此、次重之类。女人也许都是这样,情绪之下都成了小鸡肚肠。罢了,罢了。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