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登秦岭之巅,南望群山不见家。分水岭的石碑分隔了南北水系,也分开了南北地域。巴山南面是我的故乡,秦岭北边却是我的归宿。少小离家,历尽沧桑,走遍了地北天南:北大荒上有我的汗水,贺兰山下有我的脚印,曾巡逻在云岭之南,又曾工读于北国冰城,复又在十三朝故都充当了四十年的拼命三郎!古稀归来,仿佛从梦中苏醒,想起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的诗句来,不禁自叹:少小离家老不回,落叶飘零难归根!我的家乡在哪里?为什么不能回乡?前年终于奋发归志,挣扎着回了一次“家”!谁知老天爷却用地动山摇的淫威来迎接我,一场特大地震立即将我赶走!竟来不及去青城山上为慈母扫墓。我就这样狼狈地回了一次“家”!
我在想人为什么总想回家乡?又为什么总是回不去?即使回去了,又为什么匆匆离去?唐朝那个崔颢在黄鹤楼上,遥望大江东去,烟波浩淼的黄昏景色,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在黄鹤楼看了这首题诗,竟然说有了这首诗,我就不用再写了!可见他也有同感。崔颢为什么发愁?我想主要原因应该是山川相隔,行旅维艰吧。但是,即使挣扎着回乡一次,也多半是很快又离开。这就包含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之境了。
行旅之难在今天已不是问题,陆海空交通四通八达,朝发夕至,可是买票之难却难于上青天!崔颢如果能落叶归根,大概不会愁没房子住吧,可是今天的房子却是渴望落叶归根的人之最大难题!纵一生的积蓄,也买不起一套蜗居。当年忧国忧民的杜甫,愿以死换取宿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是千多年以后的今天仍然不能如愿以偿,广厦千万间倒是比比皆是,但有几个寒士买得起呢?杜甫在天之灵如有所知,定当痛斥不肖子孙,把房子炒成天价!害得天下寒士只能望楼兴叹!
我站在高山之巅,遥望秦岭内外,群山连绵,层峦叠嶂,飞鸟入林,大雁南飞。可是我的家乡在哪里?我将在何处归根呢?思虑茫茫,不禁也要兴叹:“分水岭上使人愁”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