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诚者自信,或诚者无敌 参加测试情况:船山读书会三阶孟子班目前注册学员共八名,本次辩论壶老师11.12提议,11.13群内发起,11.15截稿时共收到6份投稿。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开卷测试,六名学员全部通过。
具体排名:
冠军:明晓、春景
亚军:欣然
季军:阳旭
合格:向洁、海侠
【优秀作卷】
春景 (苏州)
诚就是天道规律的运行,天道不会存在被私欲、外物而扭曲真实的情况。天道的博大和深奥是人无法企及的,但是人处于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皆以人为本,人就必须遵循天道,诚于己,取信于己,才能够取信于人。“诚之”的前提就必须得知道(之),否则,自以为是的诚可能导致愚昧。作为凡人并非生来是有道的“诚身”。道法自然,诚之者必须通达于自然规律。圣人自诚而明、自我成诚,诚之者是学习圣人的人。所以,诚之者必至自信,乃能自觉,自明而诚。方至上天无敌之境。一切“觉”,或涵泳于圣人之精义、或效习于上天之规律,因顶天立地,而正气浩然!
明晓(重庆)
卸下伪装的铠甲,真诚地面对自己。对自己诚实,就是对他人真诚。诚于中,必信于外。至诚至性!《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欣然(南京) 船山先生讲:人以其诚之之道而体乎天道之诚。诚之,即学之,好学也。学之天地阴阳五行之变而有所体悟,致之以诚(天地变化之规)致之以诚皆当下之诚,或非未来之诚。所以诚之之功而人道成。诚实于知仁勇三达德。知,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之五达道。仁,能体会以上五者;勇,能自强以上五者。诚,体之于心,存之于静,发之于动,皆有实功。
诚意,毋自欺,人每天有无数个念头,每个念头闪过时问问自己,是善的吗?是出于公心吗?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慎独。
阳旭(杭州)
仁者无敌。君子为成德之君,仁者也,故君子无敌。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命也者,率性之谓也。自诚明谓之性,诚则明矣,生而知之 者也,如夫子。自明诚,谓之教,明则诚矣。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也。诚则形,形则著。著其一端,持之以恒,推而至各方面,可达“至诚“之境,与圣人无异矣。故诚者无敌也。
《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与天地齐,谓之无敌也。故诚者无敌也。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