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性气 从天理 顺人情
——华东师范大学“船山论坛”第五讲之分享 湖南王船山研究院 胡国繁 ![]() 我来自湖南王船山故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今天在这里做个小报告,请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今天梁剑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天、亲,吾为谁之子?》。这个命题我是非常喜欢的,更贴切地说是欢喜。因为它本身就体现了船山先生那种开生面思想的张力。刚刚邓辉教授的讲述呢,“气”很足,感觉到如果与梁剑教授的致良知结合的话,课题当会有势如破竹的进展,致良知是“性”的层面。我曾经打电话与田丰教授交流,与最初接触到“天、亲”的话题一样,也有几年的时间了。我对他说,咱们的船山讲来讲去怎么没有中心论题呀,或者说中心思想吧。同为宋明理学思想家,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并以知行合一来诠释;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亦学人皆知。张、王气学呢,我们必需找到关键词。陈赟教授船山论著《回归真实的存在》(化用自“太虚一实”)这七个字下得好,学术穿透力可谓贯通中西,然则应用性不很强。后来我又和好几位全国各地的船山学教授交流,我问将乾坤并建这四字视为船山学术主旨怎么样,他们都说好。同济大学的柯小刚教授二话没说,给我写成书法“乾坤并建养性气”,作为我们船山故里的船山讲坛的推广词。养性气是对“乾坤并建”在应用层面的诠释,后来我改成“生性气”,因为在生发与存养之间,船山更强调前者,“性”生之后才需要“养”,养习以存性。 ![]() 一、人在天地之中的位置。船山认为在天地人当中人的位置最重要,这是船山思想非常鲜明的一个特征。他有一首这样的诗,梁剑教授也特别看重。“天地既设位,人微何以参。分明有人主,天地不能堪。”写得太好了,这个诗不是一般胸襟的人写得出来的。人是天地之心,是自然的主宰,这也是船山先生说的。船山认为人的出处是天地,重人从而重天地,但如果只注重天地,而轻视人,那么,人就会“负天地之至仁而自负其生”,也成为封建禁锢破坏人文启蒙的帮凶。 ![]() ![]() ![]() (根据授课录音整理,整理人:张春景)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