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也是杜甫所作。后头还有一句,“长使英雄泪满襟”。诗名《蜀相》,是杜甫寓居成都游武侯祠有感而作。后人每每读来,怅然惋惜之慨油然而生。老百姓心中,诸葛亮无疑是忠诚的别名、智慧的化身。如此高大一个人物,也会落得壮志未酬、抱憾终天的结局,怎不使人扼腕三叹、泪流满襟呢! 诗的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说了诸葛亮一生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一对,预言天下三分,起点很高。接着辅佐刘备、刘禅两代蜀主,可谓忠心耿耿、呕心沥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过,人们读《三国演义》,看到最后,对于已被神化了的诸葛亮,仍然会产生这么一个问题,水镜先生司马徽将诸葛亮比作兴周的姜子牙、旺汉的张子房,甚至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而刘备二者皆得,不仅天下未安,反在三国中最先败亡。何哉?民间传说,是宋朝开国大将曹彬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却说曹彬来到成都诸葛武侯祠,见香火旺盛,参者如云,不禁忿而诘之:“诸葛先生,我来问你:你口称拨乱扶危,结果征战连年,汉室不能匡复,反为曹魏所灭;你标榜爱民如子,却穷兵黩武,百姓颠沛流离,水深火热,苦不堪言;你无知人之明,错用马谡,坐失街亭;你误看天象,大方谷走脱司马氏;你无容人之量,弄得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你不听善言,六出祁山,无功而返,终使天下不复姓刘。你有何德何能,安享这大香火?”话音一落,只见诸葛亮神像轰然倒塌,上方飘下一条黄绢,上书:“知我心腹事,惟有宋曹彬。”曹彬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诸葛先生一直心怀歉疚,惶恐不安,自知之明,诚可贵焉。于是大为感动,下令重塑金身。自此,武侯祠香火更加旺盛。 其实,小说第三十七回给出的答案,水镜先生再荐名士之后,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只是说了一个方面。而作为诸葛亮本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伟大的人物,都不可能推翻这句谚语的真理性的。 先来看看他的六出祁山(史载是五出)。刚刚在南方平定孟获,打了近一年,“民穷兵疲”,举国上下,一致反对出征,希望休养生息,养精蓄锐。连在南征孟获中出过好点子的马谡也劝他,说刚刚打完仗回来,兵马疲惫,只宜休整,不可远征。此时的诸葛亮真像中了邪似的,力排众议,一意孤行,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概,一次接一次的失败,直至把蜀国拖入不可救药的烂泥沼。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干呢?其原因恐怕离不开下面几条: 其一,他的成名作《隆中对》中,业已绘下从荆州、益州两路人马北伐中原,“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政治蓝图;先帝临终也有“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之托。到了晚年,虽感时日无多,仍“有吞魏之志,非惟拓境而已”,夙夜忧叹,食少事烦,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只好置历史规律、客观条件于不顾,一条道走到黑。 其二,错误估计了形势。认为自曹操死后,北方更无人矣。只要挥师北上,便可轻易捣其巢穴。他低估了司马懿、曹真、张郃等辈的能量。三足鼎立之势成之后,魏明帝曹睿、东吴主孙权,都采取了守土固本,以静观动的策略。诸葛亮本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高筑墙,广积粮”,让因连年战乱的蜀国喘口气,可是他不。《蜀记》记录了时人对诸葛亮的议论:“亮托身非所,劳困蜀民,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 其三,西人弗洛伊德学说云,男人潜意识里,多有“渴望伟大”情结。我们不妨以此揣度诸葛亮之内心:昔官渡之战是曹操打的,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打的,我诸葛亮不单独打一场漂亮的以弱胜强的伐魏之战,何以在史册上与曹孟德、周公瑾相颉颃乎? 其四,权高位重,不纳善言。“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这个状态,使他既劳累于琐事,又容易不把他人意见当回事。后主刘禅也曾相劝,说现在鼎足之势刚刚形成,魏国、吴国也未见入侵,相父何不安享太平?刘禅在世人眼中,酒囊饭袋一个,这番意见在诸葛亮听来,更是胸无大志、偏安一隅的庸人思想,他哪里会听。至于魏延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的飞袭计划,也因一贯对魏延印象不佳,“亮制而不许”。六出祁山,大抵上就成了诸葛亮个人的行为艺术了。 对于诸葛亮,无论各路专业人士怎么看,老百姓自有自己的看法。《三国演义》早已在他们心中牢牢扎根,他们大抵是不会认为诸葛亮有什么缺点错误的,而对于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他们则能如数家珍:隆中对策、火烧博望屯、鏖兵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郎、草船借箭、祭东风、智料华容道、巧布八阵图、取成都、空城计、七星灯、识魏延,直到五丈原归天仍以木偶吓退司马仲达,无计不妙,无计不神,且出计之易,“眉头一皱”而已。看孔明戏,也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事情。《卧龙岗》、《祭东风》、《失空斩》、《五丈原》,真正的脍炙人口。当年北影岑范先生执导的《群英会》,马连良演诸葛亮,谭富英演鲁肃,袁世海演曹操,叶盛兰演周瑜,裘盛戎演黄盖,马富禄演蒋干,杜近芳演小乔,地道的群英盛会,海内外的戏迷,至今记忆犹新。观看过程中,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诸葛亮眉头皱过,忽然抚掌,连说:“山人有计,山人有计!”下面就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只需等着看曹操如何倒霉了。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