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 c( H- {8 z" z这位“皮肤白净,气质沉稳”的少年同学让大家印象深刻,他“沉默寡言”,能把圆周率背到近100位,但“组织能力和社会能力”当时倒没怎么显现。
$ Z% t1 d6 U; Q/ t9 C( h/ M
小小年纪的朱镕基,当年发奋努力,最大的动因应该是他特殊的家庭环境,他想取得最好的成绩,来告慰早逝的父母以及抚养自己的伯父。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当时的奖学金,只有极少数的优秀学生才能享受。
* j; s( Z/ S4 I1 q7 i, ?( z 族学启蒙 朱镕基小学先就读于“时中学校”,这所小学是朱氏家族兴办的私立族学,始建于1854年,先设在长沙市郊丝茅冲,民国二十七年迁入棠坡朱氏祖屋,其后又移址关山嘴,1990年定址和平村口107国道旁,该校校长蔡海波告诉记者,“时中学校现在仍是长沙县最好的小学。”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衡阳,衡阳网; ^+ a: ~# G" G6 X9 f- H" c, N
+ B; w2 T- P& D; |% r2 J 朱镕基在时中学校就读这段时间,并没有留下任何资料,从后来上中学的时间来推算,他1941年13岁小学毕业,而当时的小学实行六年制,可以看出,他应该是7岁启蒙。但从朱家书香门第的习惯来看,朱镕基可能在更小的时候,即已开始接触书本,朱学方老人在后来的回忆中,就有朱镕基小时候读《水浒传》,背诵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情节。
转学崇德 bbs.hi0734.com6 _; M Z( J( l! ?) o 在这里就读两年后,9岁多时,因母亲病故,朱镕基跟随“满伯”朱学方迁入长沙郊区,随后就读于崇德小学,这所小学解放后即停办,现在寻找起来,惟一的线索是校址在当时的长沙南区,这一区域现在划归天心区和雨花区,记者得到了两个区教育局的帮助,在多方打听下,得知这所学校位于天心区南门口大古道巷的“出入是门”附近(注:当时进出长沙南门必经之路,遂得此名),但校址已经只剩下一块碑,学校湮灭在历史风尘中。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衡阳,衡阳网% u$ Y" ?! t4 t/ |, [ k$ p4 Z% Y 2月28日,长沙市委方志处杨志强老人,帮助记者查阅了1934年出版的《长沙市指南》,书中有简略的记载:崇德小学,开办于1917年,属私立学校,创办人名叫刘伯衡。
bbs.hi0734.com$ x+ N5 R0 w l 当时的教育内容,与清末大同小异,规定以“讲求有用之学、永远不废经书”为宗旨,学校中设国文以及格致、博物等,民国之后新增了“党义”(或称“公民”,即政治课)、军训等课程。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衡阳,衡阳网" ~0 A2 T/ P# g( e( N) s1 v, w 至于教育的经费来源,已经有了一些改变,长沙市志中记载,民国时期,省政府除负责官立学校的经费外,对私立学校酌情予以奖励补助。朱镕基在族学中就读时,自然不存在学费问题,后来转至崇德小学,学费是如何解决,当时学校中是否设立奖学金之类,未能查证。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8 I0 e1 D: U9 A# @- t 据朱天池老人回忆,当时朱镕基母子名下分得的田地,岁租可以有一两百担,“供其上学应该没问题。”真正的经济困难,大概发生在中学之后,日军侵入两湖,朱学方携家人避难,当时田产因无法带走,纷纷贱卖,朱家因此丧失了几百年来的稳定经济来源。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衡阳,衡阳网' T. |$ }: }, l" j( Y% J; U: L
4 V% o6 U% s4 x# x 考入广益
1941年2月,朱镕基以崇德小学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投考广益中学,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入初中一年级第39班,广益同样是一所私立中学,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禹之谟于1905年创办,原名“惟一学堂”,这所学校在当时的长沙首屈一指,社会上流传着“要学习、进广益”的谚语。广益中学解放后改为湖南师大附中,至今仍为长沙数一数二的名校。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衡阳,衡阳网. h; h8 S" n @1 n! B2 i* w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衡阳,衡阳网# Z8 z0 i7 R1 Q 此时抗日烽火已燃遍大半个中国,武汉沦陷,长沙告急,市区内几乎所有大、中学校均已外迁,广益中学搬到了远离长沙的衡阳乡下,一个名叫常宁县柏坊乡大坪的地方。13岁的朱镕基,背上行李和书包,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求学生涯。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衡阳,衡阳网% b9 }8 }6 L/ x4 K4 n# ~4 ] 朱镕基的同班同学沈谱成回忆,从长沙到柏坊的路线,一般是先搭汽车或火车抵衡阳,然后乘船溯湘江而上,耗时在一天左右,学生们寒暑假才可能回家。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衡阳,衡阳网% E1 ^ }8 i2 z$ y
. a: z* M h6 L8 f$ s) | 第一号毕业证
: N. o( k3 }, Z6 t( Y
你好衡阳网论坛,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8 r4 y& Q$ t' S( a1 l. Q4 o 经常被人提到的,还有背圆周率的故事,任俨的回忆是,朱镕基当时和他比赛,由同班同学周继溪担任裁判,结果任俨背了40多位,而朱镕基背到了近100位,可见其超群的记忆力。
bbs.hi0734.com! S+ K |7 v8 N% `* w4 \, b8 b8 t
bbs.hi0734.com; P8 Q% S2 h0 n; ]1 [2 R7 {) S 师大附中保存的档案中,详细记载了朱镕基当时的成绩:在前五个学期中,共59科次的期末文化考试,其中100分的15次,平均93.8分,有三个学期名列第一。最后一个学期,朱镕基11门功课有7门获100分,平均96.27分,为全班第一。
当时的奖学金,只有极少数的优秀学生才能享受,广益中学当时的规定是,如果期末考试成绩列于前三名,则下学期可免交学费银洋两圆。这笔钱,约相当于现在数百元。
7 D1 y' [# a* V j0 Z( V2 a4 L/ j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7 R+ u9 Q7 @* l3 k: e' ^# S 湘西求学 你好衡阳网论坛,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6 `/ i5 n* m7 u0 K$ K 1944年10月,初中毕业的朱镕基考入国立八中永绥高中分校,在湘西永绥度过了21个月的时光,一直到1946年7月才离开。当时从长沙一起去的学生共有十多人。
你好衡阳网论坛,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8 _. V" s% _; t/ z2 V9 N
据有关资料记载,1937年12月,日军进逼,安徽芜湖、江苏南京相继陷落,安徽省教育厅于皖西山地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战区学生坚持教学。1938年12月,蚌埠失守,其后合肥、徐州均相继沦陷,皖西的7所学校数千师生,被迫西迁,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湘西,几易其名后,创立了国立八中,设立了11个分部,遍布湘西及川东各地,初期主要招收苏皖一带的流亡青年,到了中后期,则主要招收后方来的学生,其中湖南各地的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朱镕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来到了当时日军不敢轻入的湘西。
bbs.hi0734.com5 x: a ^2 ~3 L1 a! F7 ?" K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衡阳,衡阳网* U% q0 m4 Q) b4 c; A 同班同学杨开卷回忆,朱镕基每科成绩都在98分以上,尤其是英语,居然连《英汉词典》的部分内容都能朗朗成诵。杨开卷的数理化成绩不及朱镕基,为此,经常向其请教,而杨的国文成绩颇好,有一次在全校的作文比赛中获第二名,朱镕基很替他高兴,并提议:“这笔奖金,要他请客好啵?”几个同学高高兴兴吃了一顿。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 I" i% J# t' c4 K8 M( v& B 生死之劫
杨开卷记得是在暑假的一天中午,由于天热,几个留校的学生,将床铺搬到宽敞的教室休息,其时,朱镕基的白色府绸衫正晾在单人木架床的床头,一名窃贼蹑手蹑脚进来,想偷这件衬衣,窃贼并没弄出什么声响,朱镕基却一下惊醒了,一跃而起,大叫“抓贼”,并抓起桌上一只砚向窃贼丢过去,同学们被惊醒,有的挡门口,有的则冲上去抓贼,乱成一团。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9 x8 y0 h# ~# [0 O$ T" l) ?4 o 在国立八中时,朱镕基的一次登台演出,也给很多老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戴振岳回忆,学校附近青龙村盛产黄杨木杆,同学们竞相以此制作二胡,每当晚饭后,校园里一声声:“一马离了西凉界”、“劝千岁杀字休出口”,京剧风靡。
bbs.hi0734.com2 c4 k' ^6 ~! j. D 朱镕基在湘西时,还经历过一场生死劫:当时霍乱流行,很多同学都被传染,由于营养不良和医疗条件差,不少同学死于此病,至今花垣县城东门外的小山上,还留有几十座坟茔。朱镕基未能幸免,染上了霍乱,几乎死去,但在吃了一个苗族老医生的苗药之后,奇迹般地痊愈了。因此当地人都认为:这个两代遗腹的伢子实在命硬。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 M( @' |2 ~( {3 m* X+ g 在朱镕基就读过的中小学中,花垣的母校,是他在毕业后惟一“回访”过的地方。
bbs.hi0734.com. M- j' X( t% }7 Y+ i5 W4 p 当时一中每个年级为两个班,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朱镕基选读的是26班理科班,班上共有同学28人。
同学沈雨随记得,当时“英语老师郭昆很喜欢他,经常和他在课堂上用英语对话”。 石鼓论坛--衡阳社区,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衡阳,衡阳网# u# q; B5 p2 T6 |! |: } w 而在另一位同学颜家龙的印象中,朱镕基沉默寡言,“主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倒没有表现出来”。
在一中校史馆,保存有一封朱镕基写给同学胡兰吉的毕业留言,全文如下:“敬书数语与兰吉兄为别:人生聚散本来无常,偶然聚合便顷刻要分离,虽然遗憾又何必悲伤,命运难期,何处不能相逢?我愧无嘉言懿行足资兄助,但愿他日重逢,耿耿此心依旧,为兄一饮庆功酒。”
" c- t/ @' C1 [! B* A, v1 p% u) r 一中老校长马清泽告诉记者,这份留言只是一份复印件,原件一直被胡兰吉精心保存,1997年,一中庆祝建校85周年,胡兰吉特意从双峰赶来,欲将原件捐献给学校保存,不料在长途车站,包裹却掉了,虽经多方努力,终于未能找回。 bbs.hi0734.com0 D( f' I0 g! H& T (来源:南方周末)石鼓论坛--衡阳社区,衡阳论坛,你好·衡阳网,衡阳日报,衡阳晚报,衡阳新闻,衡阳,衡阳网' a5 ]5 N, O5 B( ?) M; W%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