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思想家、大学问家王船山是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船山不仅是湖湘文化的优秀代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人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至少六次在公开讲话中提及王船山及其哲理名言。笔者认为并非偶然,而是体现了习总书记的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的治国理政格局。 “名非天造,必从其实。”这是习总书记在2014年9月21日庆祝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的典故。典出王夫之《思问录·外篇》。意思是名称并不是自然造就的,一定要与事实相符。王夫之此言原本针对的是天文历法中的主观命名与客观实际对象的关系。全句是:“天无度,人以太阳一日所行之舍为之度。天无次,人以月建之域为之次。非天所有,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从其实。”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根友教授认为,名实问题,在先秦时期就有过非常深入的讨论。王夫之在此问题上主张名随实起,而在名实的作用、功能问题上,坚持的是名实互为作用的辩证思想。而“实事求是”的命题是汉代河间献王提出来的,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意思是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的事实出发,而不能凭主观想象或抽象的逻辑推理。习总书记用这句话来说明,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民主政治的“实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事件。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社会历史事件,需要在动态的、发展的社会历史过程中不断加以丰富、充实,并予以理论上的总结,不可能简单地用一个固定的“民主”之名加以固化与规定。
习总书记引用王夫之这句名言,体现了其上任伊始的2012年以来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执政基本理念。后来,习总还在多种场合强调了务实精神,例如:在《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引用与船山一样同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的唐甄名言:“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在《不兴伪事兴务实》中引用东汉思想家荀悦的名言“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引用苏轼的《晁错论》中的名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2017年1月18日,习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更是明确提出了“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