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萧 培:珍贵文物遗迹衡阳县石门观亟待保护

时间:2018-07-27 10:18来源:船山网原创 作者:萧 培 点击:
国学大师王闿运(18331916),在世84年,可算是高寿。而在这84年中,有37年是在衡阳度过的。即从同治四年(1865)至光绪二年(1876)隐居衡阳县西乡12年。从光绪十七年(1891)至民国四年(1915)任船山书院山长25年。除去少年时代,王闿运一生一半以上的时
  国学大师王闿运(1833—1916),在世84年,可算是高寿。而在这84年中,有37年是在衡阳度过的。即从同治四年(1865)至光绪二年(1876)隐居衡阳县西乡12年。从光绪十七年(1891)至民国四年(1915)任船山书院山长25年。除去少年时代,王闿运一生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衡阳度过的,而在衡阳的时光又有三分之一是在衡阳县西乡。
  王闿运,原名开运,后更名,字壬秋、壬甫,号湘绮。近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众所周知,他是湘潭人,生于长沙。但很少人会知道,他的祖籍是衡阳。据其长子王代功《湘绮府君年谱》所载:“旧谱”云:“自山西避兵至赣,复迁衡阳西乡,居数世,当嘉靖中迁湘潭城外黄龙巷。”又云:“遭杨应龙之变,乃避赣越,二世迁衡阳。”《新谱》云:“杨应龙反播州,在万历初,王氏至湘潭已二世矣,避兵虽非应龙,而相传有播州乱,疑本贵州人也。”虽然王氏《旧谱》《新谱》与墓石文字均有矛盾,但大体可以推定,王氏迁徙自山西至四川、贵州一带,再迁江西、衡阳,最后至湘潭。所以衡阳县是王闿运的祖籍地。
  王闿运曾在诗句中提到“暂隐衡山十二年”。其实隐居之地是衡阳,这里是大衡山的意思。本来也是想在衡山,而后却因友人以房屋借住而住到衡阳西乡了。其原因是这样的:咸丰九年(1859)王闿运经杭州、苏州、扬州入京参加考试。虽未录为进士,但以京师人文渊薮,定计留京。因法源寺为名贤毕集之所,故居法源寺。王闿运学识宏博、性情豪放、恬淡洒脱、方行警拔,而威望极高。时才识开朗、声势煌赫一时的肃顺深得咸丰信任,管理工部、户部,“一见府君,激赏之,八旗司俗喜约异姓为兄弟,又欲为府君入赀为郎,府君因未许也。”这就是说王与肃顺亲密到欲约为异姓兄弟,肃顺还想用钱为王买官,都没有得到王的同意,但王还是在肃顺家作家庭教师,先后达两个半年之久。正当他准备施展自己抱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祺祥政变。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帝死,其子载淳即位,叶赫那拉氏被尊为慈禧太后,慈禧遂与恭亲王定计杀害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辅政大臣,实行垂帘听政。王闿运是反对母后临朝的,对肃顺等遇难感到惋惜,并撰《祺祥故事》,为肃顺被杀辩解。其时王闿运居丧回家幸免于难,但仍心有余悸,只得寻找保护伞。同治元年(1862)三月至武昌。客湖北布政使常宁人唐训方处,并编《湖北褒忠录》。唐移抚安徽,又客布政使阎文介处,湖北总督官文请其为胡林翼祠作碑文。十一月归家,同治二年(1863)由长沙至衡州,又出游粤、徽、冀、晋等省。同治四年(1864)“五月至长沙,府君既倦游,兼无买山之资,欲于衡阳旁近筑室而隐,衡阳常仪安丈豫有墓田在衡阳西乡,后临蒸流,前对道山(王船山曾避兵于此写成《庄子通》),屋宇间敞。府君视其地善之,乃率先妣及子女由长沙启行,八月至石门,遂定居焉。时乡居草创,环堵萧然,府君方理经史,授句读。先妣亦躬汲爨勤纺织,日出而作,夜分而寝,自是凡十二年焉。”在王闿运出游期间,湘潭明冈相树屋所典居张姓住宅,早为业主赎回。他想到归隐是为了逃避慈禧迫害,最好是隐居山林,本准备在南岳山脚下修筑茅屋,这时友人常豫便把其父常大淳墓庐借给他居住。常大淳是衡阳县西乡金兰寺人,任湖北巡抚因太平军破城而投井自杀,归葬洪市镇石门村。石门是一处胜地,在蒸水上两山似门框立于两侧,山清水秀,民康物阜,环境幽静,房屋宽敞,是隐居的佳处。
  王闿运全家便在石门定居下来,他开始研究《庄子》,作《庄子七篇解》,著述了《湘军志》,并且还应几个县的邀请,修了几部县志。他教育自己子女的行动影响了当地,青年学子纷纷前来求学,甚至有不远数十里赶来的。王闿运身处如此僻静的山区,而生徒与日俱增,正像“好酒不怕巷子深”。他知道自己的祖籍原是衡阳县西乡,大约就在石门以东的三湖。家乡的情结使他觉得也正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地方,面对众多渴望求知的青年学生,他决定开办私塾。在距墓庐不过半里许有石门观,规模很大,经得道长同意,王闿运便在石门观正式开馆授徒。在衡阳县石门观的学生有:曾阮卿、夏时济、曾熙、马声爥、唐家丰、周名建、曾昭吉、夏干暄、齐白石、杨度等。齐白石、曾熙是著名书画家,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2005年遴选湖南二十世纪十大文化名人,二人分列第一、第三。夏明济是著名烈士夏明翰的爷爷。杨度是王闿运帝王学的传人,曾协助袁世凯做皇帝,后来又是同恩来的老师。
  2007年和2008年,我两次到洪市镇石门村,寻访先贤的足迹,终于在换塘大屋找到石门观遗址,正堂残留地基说明道观范围很大,有一居家室内一块石碑翻倒在地,看不到文字,仅存的石门观侧门保存完整,是唯一的古建筑遗迹。我拍摄下侧门的照片,不知它何时倾圮或被撤毁,多次文物单位加以保护,定可与蒸水石门作一旅游景区,尚能吸引游客和学者,那该多好。2016年,我还写了一篇《国学大师王闿运在衡阳县西乡12年》,发表在中华船山网,引起衡阳县一些志士仁人的关注。其中还有人前往石门村考察,他们告诉我的结论是,我所说的侧门已经没有了,古建筑的痕迹都没有了。
  最近,由于我发觉东洲仿古建筑破坏了船山书院文物,心中总想了解石门观毁坏后的情况。于是我在2018年7月26日又一次探访衡阳县,考察咸欣亭、楂泥塘、萧氏祖堂和石门观。当我来到洪市镇石门村换塘组(换塘大屋)时,我惊奇的又看到了石门观的侧门,仍然屹立在换塘大屋前,显然比十年前更显沧桑。我又见到了农民老朋友老邓等人,他们向我围过来,问我:“政府人怎么还没有来看,来保护。”我只有说:“政府的事情太多了,太忙了,一定会来的。”我只有这样来安慰他们。回来后,连夜写成此文,呼吁衡阳县相关部门能尽快赴洪市镇石门村探访。   

正堂残留地基说明道观范围很大

侧门内侧

侧门外侧

2018年7月26日,笔者三访石门观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