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将 谭耀
摘要:船山书院是清末民初全国著名书院,培养了一大批知名人才,重建船山书院可以保护好文物古迹,弘扬和宣传船山文化,还具有抗战纪念意义,同时对重振衡阳历史文化名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发展旅游等文化产业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船山书院、船山文化、东洲岛。 船山书院于光绪四年(1878年)由张宪和创建迥雁峰下的王衙坪王氏宗祠,光绪八年(1882年)曾国荃将家藏的《船山遗书》332卷版片捐献船山书院,光绪十一年(1885年),彭玉麟捐银1.2万两,奏请朝廷将船山书院改建至湘江东洲岛,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书院改为存古学堂,民国八年(1992年)改为船山学院,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为船山文科大学,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为船山中学,解放后(1950年)改为衡阳市第一中学,1958年一中迁丁家牌楼,书院随废失荒芜至今。近年来,衡阳湘江两岸文化遗迹逐渐恢复和重建,彭玉麟公馆、申公馆(湘军水师提督府),还有天下四大书院之称的石鼓书院、古樟公园、南岳第一峰迥雁峰等。作为清末民初的全国闻名的船山书院的重建也提上日程,现就船山书院的历史作用和重建船山书院的现实意义,提出来抛砖引玉,与专家共同讨探一下。 一、船山书院的历史作用。 1、船山书院是清末民初全国著名书院。 船山书院是因王船山少时曾在东洲岛读书,为纪念王夫之书院随迁至东洲岛,船山书院也是我国最早以“船山”命名的学堂,东洲岛古木众多,环境清静,气候适宜,虽处市区,却无闹市的喧哗,闹中有静,是个读书作学问的好去处。船山书院名气大振得益于国学大师王湘绮任山长开始,王任船山书院山长长达18年之久,“岳麓、城南、渌江书院学子纷纷南下”,“海内传经问学者踵相接”一时有学在“船山”之称,王湘绮在船山书院的王门子弟上千,大多后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船山书院另一山长为著名书画家曾熙,在当时有“北李南曾”之称。 船山书院名气也在于名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王湘绮教育学生“循循善诱,有献诗者,即陋劣不中律,未尝不为改善”,认为 “人有好学之心,即有诱人之责,若因其陋而薄之,促之心沮气堕,不得无望于进”,“日有记,月有课,而闿运精勤校阅,将顺其美,而匡正其不及”。 船山书院还刊印了大量的书籍,重印《船山遗书》100册(补增6种),王湘绮全集98册,《船山劝学篇》、《船山法学讲议》若干种、《生物学》、《财政学》等(这些书本作者都有收藏),应是清末民初刊刻书籍最多书院之一。 2、船山书院是全国的船山学术研究和传播中心 船山书院成立之初,就以船山思想陶冶学生、以讲明夫之之学为宗旨,不课八股。船山书院的学子周逸、刘豢龙、蔡人龙、谢彬、马宗霍后来都成为船山学术研究的大家。也正是船山书院的研究和重刊《船山遗书》使船山学说成为当时显学。“自船山先生后,人人笃信民族主义,自是学子被服其俗,二百年来,大江南北,相率为烦琐之经说”。王船山也成为清中期以来中国文人崇拜的新的儒家代表和精神偶像。王船山的经世致用哲学,并以自身一生的追求和实践结束了过去宋明理学那种空谈心学、理性、不切实际的学风,开创了理学与经世致用结合的新的务实学风,是湖湘文化的一大转折,正是因为王船山的学术和精神,才有后来湖湘人才的崛起。船山书院在清末民初是全国的船山学术研究和传播中心。 杨度称王湘绮“注《春秋》说民主”,也正是王湘绮和曾熙的先进的时代精神和教育理念,为后来的戊戍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义革命播下了思想的种子,王门许多学子还亲身参与革命,戊戍六君子中有二人就是王门弟子,谭嗣同更是王船山的崇拜者,称王船山“五百年来第一人”,旷代奇才杨度就是从船山书院走出去的。船山书院也是毛泽东、夏明翰、蒋先云、夏明震、陶铸、蒋啸云等革命者进行革命活动场所之一。 3、东洲岛船山书院人才辈出 东洲岛历史上是衡阳乃至整个湘南地区的文脉重地。与船山书院相关的名人有王夫之、彭玉麟、曾国荃、何绍基、曾熙、王湘绮。载入史志列传的著名学子有杨度、杨钧、曾招吉、夏寿国、陈北奎、赵秉均、周大荒、周逸、刘豢龙、蔡人龙、马宗霍、谢彬、汤慎楼、管锄非、雷铸寰、段学谦、龙延弼、周斓、肖孝嵘等。
1、新修复好船山书院具有重大的文物保护价值。 衡阳是我国历代古书院最多的文化名城,唐时全国有史记记载的古书院全国17家(陈元晖《中国古代书院制度》),衡阳就有五家,石鼓书院是宋时天下四大书院之一,明代仅南岳一地就新建著名书院九所,清代曾国藩曾评价衡阳“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石鼓书院和船山书院在清代都是闻名全国的名书院。现在衡阳古书院大多毁失,保存完好的有邺候书院,现在正在建的石鼓书院,虽然都是现代仿古建筑,也为衡阳这座古书院文化最盛的历史名城保留了一点文脉书香,如能重新修复好船山书院就更好。船山书院经清末和民初的建设,有讲堂、祭祠、藏书楼、课室、馆舍、湘绮楼等大小古建筑十二栋,院内园林、古柏,古梅系彭玉麟、王湘绮等名家栽种,并大都保存下来,岛上还有千年古樟、四百年的古银杏。东洲岛的沙滩还是古潇湘八景——平沙落雁的一部分,又是古衡洲八景“东洲桃浪”所在。 船山书院目前保存的古建筑群是清末民初留下的实实在在的古迹,重建船山书院就具有重大的文物保护价值。 2、重建船山书院具有抗战纪念意义。 船山书院是衡阳抗战后仅存的二栋建筑之一,另一栋国民党中央银行已拆毁,船山书院因在东洲岛上得以保存到现在,不仅仅是清、民国的古书院,也是1944年衡阳保卫战留下的唯一有念意义的建筑。船山书院也是衡阳保卫战的最后的战场,是第十军将士最后关押之地,方先觉将军也是最后被衡阳哥老会从船山书院救走。在东洲岛生活居住了几十年的陈英老人跟我们谈了两件事,一是在坚守四十七天后,数千余第十军将士弹尽粮绝,城破后,被日军关押东洲岛,在岛上大部分活活饿死和病亡,横尸东洲岛上,皮肉成为老鹰和乌鸦的食物,每到黄昏时刻,成千上万的乌鸦群集树梢,哀号群啸,并发生船山中学一女生被乌鸦啄伤事件;还有一事是学校“闹鬼”,许多同学都在半夜听到鬼叫,上厕所遇鬼,半夜有阵阵鼓乐和号声响起,有地一二一、一二一的口令,似士兵操练,后来学校请来高僧作法,超度英烈亡灵,东洲岛才归复平静。衡阳保卫战是抗战史上坚守时间最长(47天),伤敌最多(36000日军伤亡),是全国唯一授予抗战名城称号的英雄之城,在船山书院恢复后置一室建抗战纪念馆,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 2、弘扬船山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船山文化的宣传和研究历史上有三次高潮。一次是邓显鹤和曾国藩刊《船山遗书》为标志,船山精神和船山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在清中期得以发展和运用,影响了湖南一大批学子从书斋走向社会,造就以曾国藩、魏源等一大批湖湘人才的崛起,曾国藩在日记中曾记述自己在与太平天国作战中,还不忘学习船山思想,坚持每天看《宋论》、《读通鉴论》数篇;第二次是以谭嗣同、杨度、黄兴、宋教仁为代表的人材的兴盛,戊戍变法、改良运动、辛亥革命得以产生,谭嗣同的“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把船山思想看作结束异族统治,预示“万物昭苏,天将破晓”的第一声春雷;第三次是船山书院的创始和1913年船山学社的成立开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造就一大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革命家、政治家等,以何叔衡、毛泽东、李达、夏明翰为代表。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介绍:“毛泽东思想来源主要有二个,一是马列主义,二是中国传统哲学家思想,前者是毛泽东接马克思和列宁讲,后一个是接着王夫之和张载所讲。”可以说毛泽东深受船山思想影响,毛泽东1949年入北平后,特委托章士钊从湖南帮忙为他配全古籍《船山遗书》。据船山学专家熊考核回忆,早两年毛泽东的女儿李讷来衡阳,在迥雁峰看到船山铜像时,跪下就拜,看到大家很惊讶,解释说:“王船山是父亲最敬重的人”。 重视船山学研究,弘扬船山精神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学术腐败造假层出不穷的今天,进行研究和宣传船山文化,以船山的人格力量和学术精神,改变社会风气和学术不振的面貌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船山书院的重建将成为弘扬和研究船山学术和船山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参考文献: 康熙版《衡州府志》 长沙1923年刊《王湘绮全集》 岳麓书院 萧艾《王湘绮评传》 陈元晖《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三联书社《谭嗣同全集》(《论艺绝句》之二) 岳麓书社《曾国藩日记》
附:改 建 船 山 书 院片 [清] 彭 玉麟
彭玉麟,字雪琴,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清末水师统帅,湘军首领,人称雪帅。 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彭玉麟于军事之暇,绘画作诗,以画梅名世。他的诗后由俞曲园结集付梓,题名《彭刚直诗集》(八卷),收录诗作500余首。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