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船山书僮:谁来重建石鼓书院的灵魂

时间:2016-03-11 17:57来源:作者原创 作者:船山书僮 点击:

 

 

 

乌鸦也比生活着的人更关心石鼓书院未来的命运。

                   ————衡阳籍巳故著名学者江堤 

  谁能擂响这千年不语的石鼓?谁能起搏这沉默坚强的巨人的心脏?谁能唤来虞姬貂蝉,搵一搵这颗已凝成虎魄的英雄的浊泪?
                   ——井泉《雨中的石鼓》

 

    在中国,所谓的重建更多时候会演变成更彻底的毁灭,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首的衡阳“石鼓书院”在2006年得以重建,也没能够逃脱更彻底毁灭的结果!所以我呼吁并践行用民间的公益力量来保存、还原与传承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灵魂。我希望“船山书院”的重建不会又重蹈“石鼓书院”的覆辙! ——题记


  《石鼓书院》重建开放快一年了,相信每一个衡阳人都去朝拜过,至少在广场瞻仰过它。
   记得早两年倡导捐建石鼓书院时,全城人们无不雀跃解囊,1200万元的预算,最后捐款1270万元。是的,石鼓书院,千余年来已成为衡阳文化和精神的象征。石鼓山上的每一座楼台、亭阁都与衡阳的文化精神、性恪风骨、道德品格息息相关,石鼓书院的每一风物景致都是衡阳文化的一部分。石鼓书院过去随每一朝代兴衰起落而起落,但每一朝代的肇始,每一代衡州官员的到任,最早恢复的就是石鼓书院而非官邸与府院,宋代是,元代是,明、清两代也是,他们把一座城市的希望和未来寄托在文化、教育、思想精神上,把整个衡州城的命运与石鼓书院的兴衰联在一起。过去石鼓书院曾是四大书院创建最早的书院,现在呢?却已被挤出四大书院,不是因为历史,而是因为现状,不是因为文化,是我们的不争。

      当然,我们这些草根市民可能不该也无权来指责什么,但作为一个衡阳市的公民,我也有一份义务,石鼓书院的重建捐款人中我也出了力的,石鼓书院是整个衡阳人民的,我们就有权对它的未来有所担当和充满期待。相信在重建时,点燃的衡阳人民的希望、激情之火,仍在燃烧着,每一个捐款人心中都是怀着将内心最纯清、最干净、最无私的部分奉献给了这座城市的未来文化支柱,那么,石鼓书院不仅仅只是文化的象征,石鼓书院还应该实际性的内涵,要有自己的精神与灵魂。

      几次去石鼓,我站在广场,伫立在大观楼上,置身于合江亭的中,盯注于朱陵洞内石壁一寸一分,去搜寻千年前留下的文化遗存,想闻闻文化的书香与历史的墨色,哪怕千年前留下的莓味也行,我没有找到。但我在岳麓书院的空气中真真实在地却闻到浓浓的历史与和文明的清爽,如不是山门上“石鼓书院”四个字,让人们想的更多的这座古建筑可能是宙是寺。

     我想远离一点,站到对面青草桥上看看书院,也许会找到我想像中的石鼓书院,却更为失望,仿佛觉到蒸水、湘水的上空,飘荡的风和云也带有近乎哀伤的情调,还在式微地续写当今跟未来的衡湘之文明。
    书院建成后,藏书楼上的书柜仍空空如也,没有一本书籍,也无半片字纸一轴书画,倒是广场也曾有一场讲座,报纸新闻也有几次某某朝庭大员参观石鼓的新闻,难道石鼓书院仅仅是官员和文人唱戏的舞台?我在捐钱时也痴痴地幻想:石鼓书院的重建应是衡阳文脉的重新掘起。

     听说过,政府也想到把石鼓书院照搬岳麓书院的办法,交给南华大学去管理,去构建,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设想,只因一个部门的利益,仅仅几十个人的利益无法满足而作罢。

    有感于网友对石鼓书院的意见和呼声,我也想稍稍发一点牢骚,我也知道,这仅仅只是牢骚,不可能有作用。也正如目前网络流行语:我是来打酱油的。 

    但我还是希望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衡阳,我们的石鼓书院能成为衡阳城市文化精神的殿堂,而不仅仅是一个假古董,仿古建筑,还应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还应支撑起这座城市整个精神文明的进程,担负起振兴衡阳文化,振兴衡阳走向未来的历史责任。

 

      附录:石鼓书院简介

     石鼓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石鼓区,海拔69米,面积4000平方米。

   石鼓书院立有高约两米石鼓。晋时庚仲初《观石鼓书》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则载:“具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革之事。”石鼓山峻峭挺拔,风景奇异,历有湖南第一名胜之称。

  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石鼓书院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六朝的千年学府,书院屡经扩建修葺,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程洵、郑向、湛若水、叶钊、邹守益、茅坤、旷敏本、赵大洲、林学易、王敬所、蔡汝南、胡东山、李同野、罗近隐、王闿运、曾熙等人在此执教,在衡阳培育了王居仁、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陈宗契、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彭述、杨度、齐白石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罗含、郦道元、齐映、宇文炫、杜甫、吕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其状蔚为壮观。

    作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石鼓书院曾鼎盛千年,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阳岳震南天”!但不幸的是,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寇炮火。2006年6月,衡阳市政府重修石鼓书院。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