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轻雷挂断虹,平田高下与溪通。溪外罩鱼人影落波中。 屐齿泥融双印直,葛衣风漾一襟松。回看西峰峰外半青红。 是词誊录于《船山鼓棹二集》,乃咏景之词,观词意,殆为先生闲适中所作:暑夏日昳,安步当车,漫游郊郛,笔录所见,亦有情致! 隐隐,象声词。《后汉书·天文志上》:“须臾有声,隐隐如雷。”先生此词“隐隐轻雷”或谓隐约不分明之雷声。断虹,一段彩虹;残虹。元·傅若金 《送笃御史之南台》诗:“明朝挟策秦淮道,惆悵燕云隔断虹。”平田:平,平坦。《诗·小雅·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毛传:“土治曰平,水治曰清。”又,治;成。《尔雅·释诂》:“平,成也。”《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孔传:“水土治曰平。”孔颖达疏:“平,成义同。”宋·张大亨诗有句:“方寸平田便有余,子孙无复废耕锄。”牧云和尚《长夏吟》:“溪上平田掠晚禽,池边乔木抱春阴。”窃以为,平田为已治理之平展之田地。又,船山先生《行香子·游珍珠岩》:“平田下望,雾霭烟濛。谁人知我,极远目,送归鸿。”此词则云“平田高下与溪通”,殆先生词中之“平田”在山皋。屐,《说文·履部》:“屐,屩也。”《释名·释衣服》:“屐,榰也,为两足榰以践泥也。”观此释文可知,屐齿为二,践融泥土,故留“双印直”。葛衣,用葛布制成之夏衣。《韩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此词直译:雷声隐隐,天边挂有一段残虹,山皋平展的田地远远望去似乎与溪水连成一片。溪水外打鱼的人影没于水波之中。木屐之齿融入泥土之中留下了一双双直直的鞋印,葛布制成的夏衣被晚风吹过使人觉得疏松。我回头看西峰之峰外,夕暾渐坠,晚霞与青山之色交相辉映。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