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词:
井络西来,历坤维,万迭丹邱战垒。万折千回留不住,夭袅龙骧凤起。云海无涯,岚光孤峙,绾住潇湘水。何人能问,问天块磊何似?
南望虞帝峰前,绿云寄恨,只为多情死!雁字不酬湘竹泪,何况衡阳声止。山鬼迷离,东皇缥渺,烟锁藤花紫。云傲无据,翠屏万片空倚。
白话文译:
好一个险峻的南岳,我站在东边,向西方看去,起伏的群山好像从西方而来,耸立在湖湘之地。重峦迭嶂、群峰巍峨、气势磅礴,不愧为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巍巍斯年,如此坚固的防守堡垒,可叹我大汉子民,历经多少艰难曲折,终未能挽留住——大明江山。你威武昂扬的气概,独特的秀丽景色,却不能够成为一代帝王复兴、圣人崛起的福址。望不到边的云海,在日光的照射下发出光彩,云海中若隐若现的峰峦,孤立高耸,俯瞰着湖南全境。谁人可以回答我,问老天,我郁郁不乐的心情用什么可以表达?
南望古代圣明的虞帝,看着眼前的山峰,想起那些感动人间的故事。将我一腔忧恨,托寄云中,故国何在?我的大明江山啊,我愿生为大明人,死为大明鬼,象娥皇和女英,为情双双投湘水追随虞帝而去一样,为你赴汤滔火,在所不惜。我这离群的孤雁,漂零在你的脚下,壮志未酬,心却象娥皇、女英那样坚贞不屈。虽然华夏大地早已在无声地沉默。哭于藂林的山鬼,是那么的圣洁,美丽、率真而痴情,尽管你的守望,因失落而倍感伤心、哀怨。胸怀坦荡,矢志不渝的东皇,为何也显得茫然,看不清眼前的道路。唯有烟云缭绕,遮蔽住紫色的藤花。高傲不屈的云啊,没有什么理由让你放弃胸中的志向。衡山,你青翠的竹丛,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不正是一道绿色的天然屏障。面对大好河山,看着如此泱泱大国,竟被外族侵占,无处寄托我反清复明的心愿。
受《中华船山网》站长、《船山文艺》杂志社主编井泉之咐,请我用白话文
来翻译王夫之(船山)的这首词,拟用入《走近船山》一书中,面对大师之作,吾乃自不量力,作此白话文的翻译。不知译作,是否符合船山先生原意,还请明师高论。词译得到张金河老师的指教,不甚感激。此词的情调基础——源于对国家大众的热爱与悲悯,也有对已灭亡的前明王朝的惋惜。词中大量引用屈原《九歌》的词语,如:山鬼、东皇、云、翠屏……屈原是楚国人,王夫之受屈原影响极大,有两大共同点: 爱国情深;高尚人格,这是解破此词的关键。
注释:
*井络: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天空星宿的位置,划分地面上相应的区域,井宿,又称东井或天井,二十八宿之一,属水,是南方第一宿,其组合星群状如网,由此而得名“井”(井字如网状)。形状就象一张迎头之网,又如一片无底汪洋, 故说井宿是凶险之星,此处用“井络”一词是形容其衡山之险峻。
*坤维:指方位。南岳衡山南起衡阳回雁峰(南岳衡山首峰),北止长沙岳麓山(南岳衡山尾峰),由巍然耸立着的72座山峰组成,横跨湖南省八个市县,逶迤八百里。井络西来,“西来”二字不解,凭感觉译之。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
*丹邱,神话世界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道家所神往的福地。历史上的丹邱位于天台山支脉宁海县九十里,即今天亭旁镇灵凤山南麓。1800多年前被后人称为“茶祖”的道教鼻祖、著名医药家葛玄曾在此炼丹,并种茶、饮茶以养生。道家人物的归隐行迹,民间传说的神奇色彩,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歌吟,使丹邱成了我国茶史上的圣地。
*战垒:防守的堡垒
*万折千回: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
*夭袅: 1. 摇曳多姿貌。宋 谢灵运 《悲哉行》:“差池鷰始飞,夭袅桃始荣。”
*龙骧:比喻气概威武。昂举腾跃貌。龙骧凤起:比喻帝王或圣人兴起。
*云海无涯:衡山的云雾可与黄山媲美。人在山中行走,忽然间云蒸气蔚,原本清晰可见的一座座山峰竟被团团云雾笼罩,隐在一片白茫茫的云海中不知所处。人会感到自己像在腾云驾雾,缕缕白气从指间溜走。
*岚光: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唐李绅《若耶溪》诗:“岚光花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璕。”明文徵明《五月望日登望湖亭》诗:“岚光浮动千峰湿,雨气薰蒸五月寒。”
*孤峙:孤立高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 洛水又东迳檀山南,其山四绝孤峙。”
*绾: 控制。
*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泛指湖南全境。
*块磊,郁结之意吧(自解)
*虞帝峰:虞帝是四千多年前华夏文明始祖之一,史称虞舜帝,为中国父系氏族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舜帝南巡至梧州,因长途跋涉劳累而“崩于苍梧之野”。虞帝二妃(娥皇、女英)听到噩耗,过洞庭、溯湘江,千里寻夫,悲恸万分,伤心的眼泪洒落在竹子上,竹子便挂上了她们斑斑点点的泪痕,成了斑竹,被称为湘妃竹。娥皇和女英双双投湘水追随虞帝而去。虞帝与二妃的传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美丽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历代诗人。
衡山无虞帝峰,虞帝庙亦不在衡山,此为借代。
*雁字:成列而飞的雁群。群雁飞行时常排成“一”或“人”字,故称。另,衡山有回雁峰。
*山鬼:1、传说为山林中的神女。
*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迷糊。
*东皇:指司春之神。《庄子·天地篇》云:“主之以太一”,成玄英注:“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囊括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汉书·郊祀志》曰:“天神贵者太一。”“皇”是最尊贵的神的通称,“太一”在楚人中是东方最尊贵的天帝之神。
*藤花:蝶形花科紫藤属,大型落叶木质藤本。花冠紫色或深紫色。
*翠屏:绿色屏风。借指青翠的竹丛,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
*片:延伸的平面或广阔区域(如陆地或水域)
王夫之,又称王船山,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谭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