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船山》课题组师生于衡阳县五中百年文昌书院合影,三排右一为李浩同学
文化无处不在,有生命就有文化。没有文化涵养的生命如同死水槁木,毫无意义,毫无生气,用文化构筑的生命最壮观最精彩。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一直在船山文化哺育下成长,自从参加了本校的船山文艺社,又如饥似渴的在消化、吸收着具体文本中船山文化。尽管我们船山故里今日仍然处于交通经济欠发达的偏僻农村,但我们因为富饶的文化食粮而富有。想当年,船山先生正是因为甘守贫穷,才高扬起民族精神与气节,才有全军覆没家国无存而青云之志不坠的豪迈,才最终斗志昂扬壮心不已地实现了思想的突围,并在一百多年后,使得播种在蒸水两岸的一颗颗思想文化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芬芳湘水流域乃至大江南南北。时至今日,船山文化更是随着衡阳人、湖南人的步伐走向世界,和在其后学者的热情下继续吐穗扬花,结出越来越丰硕的成果。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还受着船山文化与五中文化的双重影响。
文化好比是一条长河。如果说船山文化是一个源头,五中文化就好似它的一条清澈丰沛的干流。在我看来,百年名校五中无疑是船山文化浓缩后的精华所灌溉、滋养,却又自成体系,衍生出一支与古老的船山文化相辅相成的现代文化。或许是五中一直是船山故里最高学府的缘故,它不仅吸收了船山文化的优秀成果,立足于时代的潮流,又与传统不离不弃。五中的校训“坚苦静诚”,五中师生的“三苦三乐”精神,五中领导的廉洁实干、民主团结,等等,都是与船山文化紧密相连而又彰显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之花。
据衡阳晚报报道,五中的教师出门在外,硬是比其他中学的同行更受尊敬;五中走出的学生,硬是比其他学生更能吃苦耐劳,甚至一些老人们常翘起大拇指说:一看气质就知道是五中学子。由此可见五中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朋友们,在你的生活领域,重视文化,多了解一份文化,让人生多蓄一份内涵,让生命多一份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