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走近船山:第七讲 珍藏王船山史论清稿本序

时间:2010-10-19 14:25来源:本人原创 作者:莫尔雅 点击:
本文系作者历尽千辛万苦,确保《船山史论》清稿。

 

 
  我姓莫名运松,字尔雅,号田夫,一九四一年生于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百福村树德堂。据家谱记载,远祖世居河南省开封府,其后友泽公第六子明诚公,于明初任衡阳指挥籍,始迁衡阳。明清之际,十一代祖世祚公又移居衡阳西乡油溪,与王夫之晚年在别峰庵著书之地仅咫尺之分。先人亦书香弟子,因羡慕王夫之品德、学问、以师而事之,又以家富裕,常接济子。王夫之为了答谢我先人,防止子孙被诛,清稿被焚,遂将史论稿授于我先人。而我先人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至今。
      先父犹人公,皇祖考纯吾公长子也,深知船山史论清稿之价值,当纯吾公逝世后,先父遂代为保存。先父十七岁即在县内各地设帐授徒,直至一九四九年解放。一九五一年土改时,家庭成份定为中农,但先父以从事教书生涯而划为游民。一九五七年冬,檀山乡党委书记曾某来我家,向先父借屋作为高级社办公室。先父以我兄弟多、又年少不懂事,万一讲错话怕遭牵连,故未同意。第二天晚上,曾某在斗争大会上,诬蔑先父曾任国民党区党部干事,宣布划为历史反革命。从此以后,每一政治运动,先父与慈母即为活靶子,长期枉遭管制,家产常遭抄没,屈打成招。我小时候,仅读书五载,虽然成绩优秀,但因坏分子子弟不能升学之故,只好辍学在家务农。呜呼,我与先父之命何如之苦也,悲何极哉。
一九五五年,家兄尔康时任面湖乡扫盲大队长、百福社团支部书记,但有一小撮之徒常蓄意陷害。他目睹这样发展下去,将会遭到不测之祸。为了摆脱这不测之祸,决心自谋出路。后经人介绍,并受先父之重托,将家藏《船山史论》清稿,于一九五七年夏,随工作携带到江西省安远县公路局保存。一九五八年,他又随工作携带到江西省吉安市汽修厂。一九六0年秋,又随工作携带回湖南株洲市农机厂。他目睹清扫“封资修黑货”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怕清稿被抄、被焚,有负先父之重托,更怕自己遭受批斗而下放回家。遂于一九六三年春节期间,又将清稿携带回家。如是,先父惊震而言曰:“老夫大限已到,个人巳矣,藏书事大。”遂叫尔臻、尔荣、尔端三位小弟站在屋外,以防外人窃听,然后将我叫到他身边曰:“五代叔祖曾私自以白银1800两,将船山史论清稿出售于本县九里渡冯家。我祖宏宇公获悉后,千方百计,又以白银2000银两赎回,其人愿将史论清稿与银两退回,仅要求该书出版时载上其先人之名,而我先祖也未予同意。抗战爆发后,衡阳沦陷,吾将一切家资置之度外,独携《船山史论》清稿流从而避之。”先父还紧紧握住我的手,谆谆告诫曰:“昔日先主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孔明,曾对其子鲁王兄弟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老夫已不能为尔等兄弟效力,望尔等兄弟自爱之,自勉之。吾家十多代书香门弟自此尽矣,你要发奋学习,要克绍箕裘。吾祖可京公乃王夫之门生,那箱子里的书是王夫之遗稿,为吾氏传家宝,你若能避难入赘于他乡妥善保存,老夫于九泉之下将庇佑你,别无所遗言,死而瞑目矣”。如是,我与先父含泪相视,也就成了《船山史论》清稿的保护者。此后,我不敢怠慢,念念不忘先父之教诲,欲效唐莊宗完三矢之故事,以完成先父之夙愿。
一九六三年冬,我遵先父之嘱,思旧居之不安,觅新居以棲身之意,入赘于本县方工乡清泉村石牛口艾家堂仇公纯全之家,改姓仇名琳,将家藏船山史论清稿,于三更半夜,用箩筐装好,外盖什物,从老家担到艾家堂。途中对面来人,则将箩筐担到另一条路上,待来人过去,再担起箩筐往前走。途经水头坑,渺无人烟,两边高山耸立,中间一条小路,一条小溪,亦无所畏惧。担到仇家后,虽累得满头大汗,衣裤都湿透了,但心里却充满喜悦。数月后,因仇家登不上户口,无处安身,又于一九六四年三月份,将清稿担回老家。不久西渡公社书记唐某前来我家,将储柜、木箱等搜索一番,又将先父抓来的中药散之于地,还说:“你还吃什么药”。然后到楼上发现一口大木箱,遂叫我母曰:“你这老贱妇,快把这箱子打开。”我母惊震而言曰:“干部老爷,这箱子不是我的,是我第三个媳妇的,她今早已回娘家去了,我无法打开她的箱子,望干部老爷高抬贵手。”而这口木箱内装的正是船山史论稿等,其所以未被掠去,斯抑王夫之或我先人英灵不昧乎。船山史论稿能幸存至今者,还多亏我母当时巧以言词搪塞,亦不愧为贤母矣。记得这一天,我在田里担土汗,因脚生踏掌,每被油菜杆一撞,痛如刀割。中午回家,听我母相告其事,遂惊震不已,于是夜三更又将其清稿担到仇家。是年夏人口普查,方在仇家登上户口,史论清稿终于有了保存之处。
十年浩劫初期,所谓“破四旧,立四新”,以排山倒海之势震撼城乡。我为了保存《船山史论》清稿,又采取丢卒保车之法,将一般书籍当众在禾坪上焚毁,以掩人耳目。数日后村干部打锣敲鼓,红旗招展,逐家逐户进行搜查,发现古籍、古董、神像,古老傢具,即所谓封资修黑货就当场砸烂。如是,我与内子仇金娥惊震不已,计议将史论稿,用木箱装之。当搜查队来到艾家堂前,我趁各家各户都在观看热闹之际,将木箱带到屋后一水沟,其水沟深二米有余,外面长满了荆刺杂草,不易发现。并由内子仇金娥坐在离沟数十余米之外的高地上监视。待他们搜查过后,再拿回来。这样藏来藏去也不是好办法,遂与内子仇金娥用梭标凿穴,将清稿埋在屋角一储柜之下,用石板盖上,然后用柴灰与泥土填平,以防被人发现。数月后,恐其受潮受损,又转移到仇君家藏了十余年,继而化整为零,分别转移到刘君、杜君、莫君等家,请其代为珍藏。在那风云变化异常的岁月里,他们亦怕遭牵连,曾多次提及此事,而我常以善言慰之,还讲明所藏之书是历史书籍,不是反动书籍,故代为藏书之君亦以此为然,未提出异议。这期间,我每时每刻都在担心清稿被抄,被焚,有负先父之重托;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批斗,更担心自己被牢禁。故夜晚经常作恶梦,或梦干部前来搜索,将《船山史论》清稿等全部烧毁;或梦清稿正在转移途中,被干部和造反派掠去而焚毁;或突遭政法机关而逮捕,吓得大汗淋漓。如是者,年复一年,曾不知几何哉。
一九七九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乌云消散,家藏之清稿本才重见天日,以俾国家再版。
                                    
                                          衡阳王船山之后学者  莫尔雅 莫崇船
        2007年7月

        编者按:莫尔雅,衡阳船山学校董事长;莫崇船,衡阳船山学校校长。《珍藏王船山史论清稿本序》,在湖南文化报举办《爱我中华》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该报以《为伊销得人憔悴》於1990年1月16日第三版发表。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4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