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演讲录(节选) 何伯勤
国学在过去是个冷门,今天已然成为显学。在座的各位也许在国学方面已有相当的研究,但是我要提醒一下,今天的中国人,绝大多数天天在用国学,其实自己在糊里糊涂地用;天天在用老祖宗传下来的语言文字,其实并不知道有些老话的真实含义了!《易传》曰:“百姓日用而不知”,正是这种现象的最好描述。举例说明。
比如,我们平时看到朋友,便会说:“哟,您最近气色真好!”言者自能言,听者自能听,但你要是反问一下:“什么是气?什么是色?”他马上一愣,哑口无言。色,是脸色,是颜色,倒好理解;但这个气是什么气呢?难道是我们嘴巴呼出来的这个气吗?显然不是。气之一名,乃中国传统哲学相当重要一概念,欲明其所指,是要下一番学问功夫的。我们平时都在用,比如我们常听人说:“您别生气!”“我最近运气不好!”“今天天气真好!”“气节变换真快啊!”但很少有人能以文化自觉去用,实在是糊里糊涂地用。你不能说这个气无意义无价值,既然无意义无价值,为什么我们大家都在用?古人今人都在用?气是重要的国学术语,黄帝《内经》中有两千多处提到气字,船山先生被称作气学(也称实学)的集大成者。
再比如,我们平时碰到一些老年人,问他最近忙什么,他便随口说:“最近在家修身养性!”好了!你要反问一句:“请问什么是您的性?”他马上一愣,默不作声。修身的身,倒好理解;这个养性的性,指的是什么?难道这个性指的是男女两性的性?显然不是。关于这个性,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最核心的问题。如果你不能体悟自己的性,请问你如何养?如何修?我们经常会说:“人要有人性!”“您真是个性情中人!”“我的天性就是这样!”言者自能言,听者自能听,但一问性之含义,就糊涂了。你不能说这个性无意义无价值,既然无意义无价值,为什么中国人祖祖辈辈都在讲?都在用?大哲学家王船山先生就把性字诠释得简捷而精辟,他说:“性者天道,习者人道”。这与孔子孙子子思的《中庸》一脉相承:“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即习之意)道之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