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苑 > 散文随笔 >

龙朴建:我的外公

时间:2016-09-23 19:06来源:本人原创投稿 作者:龙朴建 点击:
屈指一算,年近90岁的外公离开我们已整整十八年。时至今日,外公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仍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际,令我梦牵魂系,难以忘怀 外公一生勤劳节俭。他8岁时就死了娘,刚读完初小就不得不告别私塾,回家跟父亲、兄长干起了农活,不到15岁,壮实的他就
 
    屈指一算,年近90岁的外公离开我们已整整十八年。时至今日,外公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仍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际,令我梦牵魂系,难以忘怀……
    外公一生勤劳节俭。他8岁时就死了娘,刚读完初小就不得不告别私塾,回家跟父亲、兄长干起了农活,不到15岁,壮实的他就挑得起百斤担,使得动水牯牛,样样农活精通。尽管整年整月栉风沐雨,埋头苦干,但人多地少、天灾虫害、苛捐杂税的现实,使得外公一家仍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迫于生计,在那军阀混战、交通不便的年代,年轻力壮的外公与村人一道,冒着生命危险,上永州,到道县,肩挑脚磨,贩卖私盐,好几次遇兵匪洗劫,险些丧命。
    成家后,外公不再外出冒险经商,倾其积蓄,别父离家,到10余里开外的地方购置了10多亩薄田,安心过上了庄稼汉的生活。外公每天闻鸡而起,月出而归,一年辛劳下来,打下的粮食堆满仓。外公共生育四女,受其影响,母亲、姨妈个个勤劳能干。那时外公颇有家财,常解囊接济一些贫困乡邻,但自己却一生节俭。他穿衣常常补丁叠着补丁,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但很爱清洁,生活习惯极好。
    1978年,外婆过世后,外公就轮流随母亲四姊妹生活。每年,母亲、姨妈都要给他缝衣买鞋,可他就是舍不得穿。有时在路上看到半新不旧的雨伞、鞋子之类,他总会十分珍惜地捡回,戴上老花眼镜,亲自穿针引线,缝缝补补后再使用。外公是个挺能干的修补匠,那些烂凳烂伞烂箩筐烂渔网,他都能修葺一新。外公69岁时到我们家,那时他身体还硬朗,一到农忙时节,他总不愿闲着,帮助我们晒谷、做饭,甚至下田扯秧插秧。农闲时,他就挑着箩筐,走村串户收鸡蛋送孵化场挣些零花钱。他还能以商人独到的眼光指导人们该搞哪些赚钱行业。譬如:80年代中期,仔猪行业看好,外公极力要我父母养母猪,这样做确实让我家赚了不少钱。
    小时候,我眼中的外公是蛮有“学问”的。记得他刚到我们家的时候,每临黄昏,都要教我们读儿歌,背唐诗,传授“止血”、“驱鬼”等“法术”,讲述自己年轻时走南闯北贩私盐的经历和见闻。我和弟弟听得津津乐道,总要缠个不休……外公还真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话题!现在回想起来,这或许与他的沧桑经历与好学精神有关吧!
    外公待人极为温和谦虚,总是满脸含笑,面目慈祥,人缘关系极好。尽管年近古稀时痛失老伴,但乐观豁达的外公并未因此消沉,而是潇潇洒洒地再活了20余年。不幸的是,外公自1997年底得病后,就一直没有好起来,请了不少医生,均不见效。每回我去看他,他都流露出对人世间的深深依恋。我知道,外公是舍不得走的。看着后辈们家家都建起了红砖楼房,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他哪舍得走呢?但来年5月,外公还是悄无声息地走了。
   外公啊,我慈祥的外公,但愿您在黄泉路上一路走好!
   (作者系衡阳县小新星英语学校负责人)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壶生:作别大爷

    大爷安息了。我前来作别。 听到消息正是中秋节,我与我的公益事业伙伴们大团圆气氛浓...

  • 井泉:白驹过隙

    羲和扬鞭,马年驾到。许多朋友,尤其是文友都因马而感兴,喜用含有马字的成语、熟语。...

  • 怀念龙善生先生

    我的又一位老朋友走了。他的确是一位朋友,也老。他叫龙善生。 今晚我才听人说:龙善...

  • 李齐军:晚起品茶

    晚起。阳光透窗而入,毫不吝啬的塞满了整个房间,暖暖的。这是今年来第一次被阳光唤醒...

  • 廖灿:稻香流芳,袁老安息

    我年青时在长沙湖南日报社工作奔忙期间,曾应邀多次赴袁老家中探访袁老夫妇。见证了袁...

  • 无悔追梦 永葆初心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一部斗争史,更是一部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