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苑 > 散文随笔 >

做个文学爱好者,不容易

时间:2013-10-14 18:39来源:本人 作者:郭志锋 点击:
    那天,在上海的一家餐厅,我和已阔别27年的老同学杨明意外重逢了。两人都十分激动,几番交谈过后,杨明突然问道:“听说,你还在写?”我点点头,高兴地答道:“没错,我仍然还在写,而且两三天必出一篇短文。”杨明的眼神陡然暗淡,盯着我看了好久,仿佛不认识似的。尔后,又拍了拍我的肩膀,轻声道:“难得啊,老兄可称是当下的稀有物种啊!”他古怪的神情让我摸不着头脑,只好嗡声嗡气地说:“你什么意思啊?”杨明没有直接回答,居然使劲地摇了摇头。
    杨明走后,我依然想不明白。想当年,班上就我和杨明两人爱文学爱得最发狂。有一次,我俩用红纸抄写自己的诗歌作品,并擅自张贴在女生宿舍进口处,在全校轰动一时。可现在的杨明,竟然是这个态度!后来同学聚会,有人一语道破天机。他说,在一般人看来,现在的文学爱好者,不是闲得发情,就是穷得发慌。因为当今时代,文学不吃香,写作既糊不了口,又升不了官!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身在上海的杨明,和这些人并无区别,已经完全脱离了文学爱好者的阵营!
    事实的确如此!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文学走俏的时尚。连征个婚还得贴上“爱好文学”的标签,似乎这样一写,人就高雅了不少!还记得有个叫汪国真的诗人,曾得到学校多少女生的崇拜!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虽然乡下汉子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文学却走到了尴尬的十字路口!君不见,有的作家,发表了数百篇作品,得到的稿费却微乎其微,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一些曾经辉煌的纯文学期刊也纷纷由于资金断链而每况愈下,直至含泪关门;最令人唏嘘的是,有人写了十几年的作品,却被领导称为“书生气太浓、难堪大用”……
    还是这个杨明。有一天,给我打电话,居然苦口婆心地劝我放弃文学。他先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才声情并茂地说道:“老兄啊,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最好的爱好是投资,最佳的职业是老板。我看,业余时间,你还是多琢磨一下如何开辟第二个赚钱通道吧。”据悉,十五年前,杨明果断抛弃文学写作,转而成立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专门从事广告设计和制作,结果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现在的作家,不值钱啊。”杨明继续说,“在网上,随便注册一个名字,就能被封为作家。现在想到我公司来工作的作家扎堆,一拎就是一串!”
    放下电话,细细一想,杨明的话不无道理。比如今年,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出书的机会,却被告知自己得掏七千元钱。书出来了,为了推销,我不得不到处打电话说好话,几乎将以前那点所谓的“文人傲气”消耗殆尽!更可气的是,有几家文学刊物,已将拙作列在录用名单,却又来电说要求作者赞助……
    多少回了,我一度想放弃业余写作。可是,自己毕竟与文学共同走过了几十个春秋,早已难舍难分。而且,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也只有文学能够成为我疗伤的特效药。每当我心情郁闷或是遇到人生挫折之时,只要我拿起笔或敲起键盘,一切不快都将随之淡化、流逝!更重要的是,我不赞成杨明的观点。我坚信,文学不会永远掉价,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也一定会“雁过留声”,闪现出自我的人生价值!所以,即使做一个文学爱好者不容易,也不能阻碍我在业余写作的道路上努力前行的脚步!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壶生:作别大爷

    大爷安息了。我前来作别。 听到消息正是中秋节,我与我的公益事业伙伴们大团圆气氛浓...

  • 井泉:白驹过隙

    羲和扬鞭,马年驾到。许多朋友,尤其是文友都因马而感兴,喜用含有马字的成语、熟语。...

  • 怀念龙善生先生

    我的又一位老朋友走了。他的确是一位朋友,也老。他叫龙善生。 今晚我才听人说:龙善...

  • 李齐军:晚起品茶

    晚起。阳光透窗而入,毫不吝啬的塞满了整个房间,暖暖的。这是今年来第一次被阳光唤醒...

  • 廖灿:稻香流芳,袁老安息

    我年青时在长沙湖南日报社工作奔忙期间,曾应邀多次赴袁老家中探访袁老夫妇。见证了袁...

  • 无悔追梦 永葆初心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一部斗争史,更是一部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