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每个人对生命有不同的向往、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追求。那么以前我的向往是什么呢。
向往,是一个中性词,不同的人理解有所不同,感性的人有时甚至会理解为不切实际的幻想,实则不然,在我看来:向往是一个人的精神需求。以前的我向往蓝天白云下追逐羊群,又或者是青草幽幽骑在牛背上甩着鞭哨,就是这样简单却又不会离开脚下的土地。
有浓郁泥土气息的地方是我滞留最久的,我总是期盼在其中嗅出家里的味道,甚至是父亲的味道。我是玩着泥土长大的孩子,每天放学后,大街上的泥土便会被我转移到一起,堆建各种各样的城堡、围墙。玩疯的时候,还会在泥土里打个滚,甚至是制造一阵“沙尘暴”,知道母亲站在门口呼喊着我的乳名,叫我回家吃饭。才恋恋不舍的停止。但是走之前肯定是一阵毁灭性的破坏。
随着年纪的长大,对家乡的依赖越来越大,我总是会为每次的迟迟不肯离开寻找各式各样的借口,最后却是不得不走。村口板油路旁的小铁棚是我离家的起点,却也是我归来时欣喜的张望。
我喜欢在秋天的树下仰望,看着枯叶飘舞坠落,我欣赏这种勇气,向往拥有这份勇气,可是现实中我却不得一次又一次地妥协。现在做不到,以后做不到,或许只有奄奄一息的时候才会下定决心,决不妥协的归根。
我也深知每个人对生命的不同向往、不同态度、不同追求追求中有着共同,但凡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都会选择有生之年要将自己所有看似不切实际的想法加以实现,那么此时我的向往又是什么呢。
我的蓝天白云随着火车的轰鸣声便撤离我的视野,住进我的记忆里。从此我的生活没了泥土,没了鞭哨,没了等待吃饭的呼唤;从此我的生活少了皑皑白雪,少了冰车、冰噶,少了阴雨天热气腾腾的姜汤;从此我的生活少了起早贪黑,少了苦难同共,少了匆忙间实践出来的做饭技能。可是,我对生活并没有放弃,一直都相信我会重新回归生活,重新发掘自己的向往。直到不知道什么东西出动我的神经,是至今仍在手机里的那条千里之外的信息吗,是日渐衰老却日益加深的期盼吗,我没有确切的答案。答案在哪?不在心中,或许仍活在乡间的小路,可是会有那个路不拾遗的老乡给我送来呢。
冷静过后或者过度疯狂之后的反思,让我彻底翻出向往,是一种动态的执着,或者可以说为是一种不断完善并剔除错误的追求。我向往某一瞬间灵感突发迸发的新奇想法实现后的欢乐,我向往实现想法过程中艰难险阻迎刃而解后的轻松,我也向往实现所有后重新订立起点等待再次成功的洒脱。
那么,有什么是我没有向往以后却要向往的呢。
是成熟过后的沉稳,又或是沉稳中日渐显现的成熟,也或者是成熟过程中渐渐磨练出的沉稳。
(责任编辑:启用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