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苑 > 散文随笔 >

胡竹峰:北冥鱼

时间:2012-04-05 22:19来源:延河杂志 作者:胡竹峰 点击:

    本来文章的名字叫“扶老携幼”,“扶老携幼”是套话,前人见王羲之《兰亭序》字体有大有小,疏密俯仰,多好以“携老扶幼、顾盼生情”喻之。

近来疲了,对写作疲了,笔墨荒废久矣,冬夜试笔,只好说说套话。幸亏疲而不乏,每天还能读点书。昨夜读一本关于王羲之的册子,买来快俩月,没拆开塑封,还是新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乎,不亦乎的并非文字,而是书内所录王羲之的墨迹照片,读得我神清气爽,凌晨时分方有睡意。

今年秋天,开始写点字,每天临临帖,读读和书法有关的文章,给自己放松。写了六七年,说不麻木是假的,所以我就放下,不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放下,而是“放下写作站着临帖”的放下,既然不能顿悟,我索性将它搁置一旁,就像和妻子柴油盐过日子,相处久了,难免疲惫,若疏淡些时日,再相会,倒能小别胜新婚。

写作以横行的姿态左右逢源,书法以竖立的方式寻幽取静。

既是谈书法,当然从王羲之说起。王羲之是天才中的天才——超级天才,所以天才的王献之“磨尽三缸水”还只能“惟有一点像羲之”,终究与其父差了一个层次。在我看来,超级天才与天才的差别是对人生的理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能说这样话的人,王羲之前有老庄,后只有曹雪芹。

公认王羲之的代表作为《兰亭序》,可惜我辈所见,皆是后人摹本,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欧阳询诸贤都曾下力临过,每个人落墨的效果,风格有别。王羲之是北冥之鱼,褚虞冯欧好不容易织就渔网,刚扔进海里,羲之这条大鱼却化为大鹏展翅千里,一帮人湿淋淋地空着手,站在岸边目瞪口呆。正是:

羲之已化大鹏去,褚虞冯欧眉上愁。大鹏一去不复返,细浪拍沙荡悠悠。

中国书法,轻者不重,重者少轻;讷者不敏,敏者缺讷;刚者不柔,柔者欠刚;惟有王羲之的笔墨轻重缓急,刚柔共济,《兰亭序》更是太极鱼,阴阳互参。

有一年,我把《兰亭序》的印刷品挂在家里,窗外春暖花开,柳风袭人,王羲之风神俊秀;窗外烈日高悬,暑气弥漫,王羲之风神俊秀;窗外秋意萧瑟,落叶飘零,王羲之风神俊秀;窗外晨霜匝地,雪片抖索,王羲之风神俊秀。我突然觉得,《兰亭序》不能临摹,看看就好了,四时佳兴对其凝眸沉思,想想王羲之的生平,或许可得书法一二。

墨迹让我与王羲之共醉,淡掉人生的悲欣,抹去世间的无奈,把玩着法帖,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补记:除了《兰亭序》,我最喜欢《丧乱帖》《丧乱帖》由行入草,随着情绪,草字愈来愈多。“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这两行已不见行书踪影,全是草字。

《丧乱帖》有大悲愤。还是补记。

本文又名《北冥之鱼》,羲之面前不写“之”字,故删“之”。再记。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壶生:作别大爷

    大爷安息了。我前来作别。 听到消息正是中秋节,我与我的公益事业伙伴们大团圆气氛浓...

  • 井泉:白驹过隙

    羲和扬鞭,马年驾到。许多朋友,尤其是文友都因马而感兴,喜用含有马字的成语、熟语。...

  • 怀念龙善生先生

    我的又一位老朋友走了。他的确是一位朋友,也老。他叫龙善生。 今晚我才听人说:龙善...

  • 李齐军:晚起品茶

    晚起。阳光透窗而入,毫不吝啬的塞满了整个房间,暖暖的。这是今年来第一次被阳光唤醒...

  • 廖灿:稻香流芳,袁老安息

    我年青时在长沙湖南日报社工作奔忙期间,曾应邀多次赴袁老家中探访袁老夫妇。见证了袁...

  • 无悔追梦 永葆初心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一部斗争史,更是一部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