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每日,胡适先生始终没有中断对中国经典的习读,几乎每日有所进,这个持续的过程与他不断地吸收各种各样的西方思想文化想始终,在年轻的胡适头脑中,成为一个世界主义者和做一个爱国主义者之间的矛盾曾经深深纠结着,不过由于那个时候,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都是乱相纷纭,他更多的是对时局的关心,到美国一两年后,日记里越来越多的是对公共话题的个人看法。不过依旧有很多自勉、自律、自察、自省的内容,或许成为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者”本非自愿,实属无奈,因为文字间总是时不时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悲观与虚无。
抄一则胡适写于1915年2月18日的日记,有些突兀,此前胡适先生到纽约旅行数日,见了韦莲司女士,一起吃饭聊天,胡适先生记录说:“与女士(韦莲司)谈论最有益,以其能启发人之思想也。是日所谈甚繁,不可胜记”;后他又参加一大学俱乐部聚会,并至哥伦比亚大学访友若干位,胡适先生记录说:“美国大学学生之大多数皆不读书,不能文,谈吐鄙陋,而思想固隘,其真可与言者,殊寥寥不可多得,吾居康南耳可五年矣,大学中有贤豪,适未尝不知之(或直接或间接),然何其寥寥也?哈佛与哥伦比亚似较胜,惟吾不深知也,故不敢率尔评论之耳。”之后见张仲述,并一同前往见韦莲司,后又呼数客一起晚餐。餐后前往车站,须渡船过河,离岸之际,风雨骤至,天色一下子暗了下来,胡适先生说:“余颇欲见‘自由’之神像乃不可见。已而舟行将及车次,乃见众光之上有一光最明亦最高,同行者遥指谓余曰:此‘自由’也!”
此“自由”行后,胡适回到康奈尔,开篇便是此反省的“自课”一篇,大概所想繁多,自觉无此大不当,特记下专文来约束鞭策自己,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在此文中,已有“专修”转为读书辅之最末,胡适弃农学转投哲学,即在是年。
读《胡适》日记,印象最深的,是胡先生阅读速度之快,领悟能力之高,去美国之前,在上海的时候,一个星期间曾有过这样的阅读记录:读史,希腊史-读希腊史-希腊史毕,读罗马史-读罗马史-罗马史毕。而且每日他还有很多诸如会友、聊天、吃茶、散步、写信之事,尤其是写信,往往一写数函,觉还没少睡,看得人不禁生疑,他是咋看得呢?此外,还有打牌。甚至有一日记中只有“打牌”的情况,当然,打牌的频率到美国之后已经远远降低,但并没有绝迹慢慢读下来,会发现胡适先生思想脱胎换骨的经过也是循序渐进的,而且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中。他仿佛从一开始就有每读书必做记录的习惯,初到美国时,他曾非常密集地阅读了莎士比亚的作品,而且每读必有感,有感都成文。另外印象深刻的是,在美国的每日,胡适先生始终没有中断对中国经典的习读,几乎每日有所进,这个持续的过程与他不断地吸收各种各样的西方思想文化想始终,在年轻的胡适头脑中,成为一个世界主义者和做一个爱国主义者之间的矛盾曾经深深纠结着,不过由于那个时候,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都是乱相纷纭,他更多的是对时局的关心,到美国一两年后,日记里越来越多的是对公共话题的个人看法。不过依旧有很多自勉、自律、自察、自省的内容,或许成为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者”本非自愿,实属无奈,因为文字间总是时不时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悲观与虚无。
抄一则胡适写于1915年2月18日的日记,有些突兀,此前胡适先生到纽约旅行数日,见了韦莲司女士,一起吃饭聊天,胡适先生记录说:“与女士(韦莲司)谈论最有益,以其能启发人之思想也。是日所谈甚繁,不可胜记”;后他又参加一大学俱乐部聚会,并至哥伦比亚大学访友若干位,胡适先生记录说:“美国大学学生之大多数皆不读书,不能文,谈吐鄙陋,而思想固隘,其真可与言者,殊寥寥不可多得,吾居康南耳可五年矣,大学中有贤豪,适未尝不知之(或直接或间接),然何其寥寥也?哈佛与哥伦比亚似较胜,惟吾不深知也,故不敢率尔评论之耳。”之后见张仲述,并一同前往见韦莲司,后又呼数客一起晚餐。餐后前往车站,须渡船过河,离岸之际,风雨骤至,天色一下子暗了下来,胡适先生说:“余颇欲见‘自由’之神像乃不可见。已而舟行将及车次,乃见众光之上有一光最明亦最高,同行者遥指谓余曰:此‘自由’也!”
此“自由”行后,胡适回到康奈尔,开篇便是此反省的“自课”一篇,大概所想繁多,自觉无此大不当,特记下专文来约束鞭策自己,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在此文中,已有“专修”转为读书辅之最末,胡适弃农学转投哲学,即在是年。
当然,抄这则日记不光因为它本身在上下文中有点突兀,更重要的,其内容很是有警戒提醒之用涅。
1915年2月18日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人中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此何等气象,何等魄力!
任重道远,不可不早为之计:第一,须有健全之身体;第二,须有不挠不屈之精神,第三,须有博大高深之学问。日月逝矣,三者一无所成,何以对日月?何以对吾身?
吾近来省察工夫全在消极一方面,未有积极工夫。今为积极之进行次序曰:
第一,卫生:
每日七时起。
每页十一时必就寝。
晨起作体操半时。
第二,进德:
表里一致——不自欺。
言行一致——不欺人。
对己与接物一致——恕。
今昔一致——恒。
第三,勤学:
每日至少读六时之书。
读书以哲学为中坚,而以政治、宗教、文学、科学辅焉。
主客既明,轻重自别。毋反客为主,须擒贼擒王。
读书随手作记。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