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强者,时代的君子
——漫谈黄少青及其散文、文艺评论集《山河留影月留痕》
城子
提起黄少青老师,乃揭阳市区街知巷闻的文艺界名人,时代的君子。与黄老师见面不过两次,但两次是去找他帮我办理入协会的私事,而且都占用了他的休息时间,还没有空闲真正向他请教关于文学的点滴,因他退休了还要在市总工会上班,确实辛苦!后来去电想征同他的意见,挑选他的精华作品发表在我们新报纸的美文欣赏栏目里,增加新报纸的价值和读者的阅读兴趣,他爽快答应了。
第一次见面,黄老师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他有乡村人的朴质,也有城里人的文雅,勤恳谦虚,待人热情,谈吐风趣,丝毫没有名家的傲慢,对我这个文学“小毛虫”很是关心,除了泡壶好茶,还悉心地了解我的文学历程,以及他对我提出的宝贵意见和衷心祝福。临别之际,赠送我几本他在《乡情》、《朝阳》、《揭阳日报》等发表的论文报刊,另有一本他的个人著作《山河留影月留痕》(2003年容斋出版社)。虽然平时也会得到其他省作家互赠学习的书籍,心情自然高兴,但那一次得到黄老师赠送的书刊,让我欣喜若狂!不为别的,只为我感受到前辈对晚辈的关怀和希望。特别强调一下,我们两次见面,黄老师都是步行前往的。
黄老师的经历是坎坷的,生活也是清苦的,按他赠送的个人著作《山河留影月留痕》里的简介所言“做学生时拿过画笔,做知青时扛过锄头,做工人时操过扳手,后来则在某部门做比芝麻更微不足道的管点小事者……没有波澜壮阔的人生,崎岖不平的经历却不少。与文字打交道,乃“无心插柳”之余事,故不能“成荫”,只是稀稀疏疏的些许枝叶。但确信一点,方块字的颠三倒四,除了灵性,交给它们的须是真情实感,才具有生命!”这些肺腑之言,都是实实在在的经历和体会,表达不乏幽默风趣,含蓄自然,得以说明黄老师的奇妙思维,写作上精益求精的心态,已经有了一种自己的独具风格,文学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和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且不哗众取宠,是真君子令人敬佩!
拜读黄老师的著作,就如黄景忠的《中年人平和而温婉的言说——读黄少青的散文创作》开头所言“散文家有两种:智者和仁者。智者超脱,常常能超拔于事态之外看世态人生;仁者执着,执着之人往往是生活在各种感情的牵扯之中的。黄少青在我的眼里应该是一个睿智的长者,属于外表平和但感情丰富且比较敏感的那一类作家。”我所思考的问题是:智者和仁者,这两类作家的区别在于作品内容的性质和表达的风格,而我认为黄老师的生活阅历和创作思维模式就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体现平凡的身躯而不平凡灵魂,源于爱心!
阵风在作品《永做生活的强者——读黄少青知青题材散文三篇有感》中提到“生活,不可能像书中像诗中所描写的那样浪漫而温馨。在黄少青的笔下,那位‘当年的老领导’,而今的三轮车工人,他没有怨天尤人,他没因生活陷入困境而沉沦,而是‘遇境而当’。这个人物形象,使人感到振奋,对生活充满信心。”我想说的是:命运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不可能风平浪静,只有敢于拼搏,努力奋斗,才有辉煌之日。就像黄老师,经历了那么多崎岖不平的事迹,依然保留着一种良好的心态,乐观向上,才是生活的强者。
对于酷爱文学、痴迷文学的我,常常感慨光阴太匆匆,感觉自己不像长命百岁的人,而生活又总是令人感到无奈,一些心结无法解开,一些愿望难以实现,徒有羡慕他人的份!故而后来有了拙作《假如我能留住时光》,以表达心中的期望。我庆幸在尚未中年之时能结识且成为黄老师的文友,并品读到他赠送的著作,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迪,他不光是我创作方面的良师益友,更是我做人方面的学习模范,我会记得他的热心帮助。
若有机会,一定和这位时代的君子喝两盅,哪怕我不够海量!
城子2010-08-17揭阳榕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