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在中纪委十七届第五次全会上指出,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着力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中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胡锦涛强调,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 要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必须做到“五个强化”。①强化责任。要认真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落实制度的责任办法。要把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考核方式、责任追究等明晰细则,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各单位要确定专门的落实制度责任人,责任人要及时收集群众对制度的反映,并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②强化“领导”。要强化领导带头遵守制度的示范作用。领导能否带头遵守制度,是制度能否贯彻落实好的关键。过去有句顺口溜:“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领导自觉,群众就会警觉;领导随意,群众就会恣意。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和各项党纪条规,做坚持制度、遵守制度、落实制度的表率。同时要强化领导执行制度的原则性。要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网开一面”。要象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那样制度面前铁面无情。李光耀执政时,他的密友、战功卓著的前国家发展部部长郑章远,因受贿被反贪局调查出来,郑向李光耀求情,被李光耀严正拒绝,郑章远只好自杀结束生命。李光耀坦承内心的痛:为了执行制度,不得不“挥泪斩马谡”。如果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能这样严格地执行制度,我国的清廉指数将会大幅度上升。③强化公开。要将制度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群众一经知晓制度,就能实施有效的监督。谁执行好,谁没有执行,群众就会清楚。现实中有些制度没有贯彻落实,与制度没有公开有关。有的领导没有执行制度的底气,因而不愿把一些约束领导的制度向群众公开,以致有的领导违反制度,群众还不清楚。④强化教育。“徒法不足以自行”。必须把制度建设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思想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唤起人们的崇高理想,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自尊和责任,从而自觉遵守为社会所崇尚的包含公务道德的廉政制度体系,从内心深处形成对法制的高度信仰,深刻领悟制度的严肃性和威力,强化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行为模式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法纪观念,并通过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全体公职人员严格执行制度。⑤强化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大力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既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又要开展经常性的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制度的行为。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新闻舆论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制度的约束力,确保制度最大限度地得到执行,发挥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改善落实政策的环境。当前,不少单位缺少落实制度的良好环境,把按制度办事看作是“书呆子”,把不按制度办事看作是“务实、灵活”。 对遵守制度的不予褒奖,对违反制度的不予惩戒,使制度失去应有的公信力。只有纠正这一扭曲现象,大力营造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环境,才能发挥制度的应有效应。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