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咱们网总监魏启用先生又出反腐倡廉新著《做官先做人》,拜读之余将老朽的一篇拙作《做官须修德》抛出,既是见玉抛砖,见贤思齐,也是算是对可敬的反腐一线领导的一种回应吧。——题记 一
德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为官的根本。一个人缺德,是他自己的事情,当了官缺德,遭殃的是老百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以法治国的同时还要必须“以德治国”。要实现“以德治国”,首先要“以德治党”,“以德治政”,树立“官德。”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明智君王十分器重为官者的道德修养,强调“为政以德”,主张“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正人,先正已”。如“一身正气,铁面无私”的包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林则徐等历代名臣,都是“为政以德”的代表。对于共产党来说,最大的“德”是什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不得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德”。处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宗旨。如当年共产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人民心目中永不磨灭的“德官”。
普通人没有德,周围的人瞧不起,官员缺德,群众则恨之咒之。德高望重,受人爱戴和尊敬,德薄才疏,寡廉鲜耻,群众嗤之以鼻。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少数官员既无德,又无才,当权只知道捞钱,生活极其腐化糜烂,,如成克杰,陈希同,胡长青等等,虽位居高官,却从不修德,更谈不上忧国优民,做人民的公仆了。
修德、养德、为人以德,为政以德,是老子在其著作中的一贯思想。其思想之所以几千年来被历代统治者作为治国之道,就是因为老子对以德治国有一系列独到而深刻的观点,其中最有价值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有如下几方面:一是“无为而治”。老子认为天下之所以混乱,就是因为统治者多喜欢“有为”。老子提倡“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二是以民心为心,“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三是治国者要注重修身养性,追求道德修养的极致——“上德无为而无不为”治国者行“上德”就要“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治国者通过不懈的“积德”成为“上德”之人后,就能够实现“以正治国;就能收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良好治理效果。四是腐败。因为“上行之,下效之”统治者无道,官员跟着缺德,人民得不到良好的教化,国家就很难治理了。
“遵道贵德”是做人、为官、治国的根本。老子曰;“是以万物不遵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老子》第51章)。今天,我们研究老子,学习老子并其著作《道德经》,不仅是使我们懂得中华民族有极其光辉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启迪我们继承发扬祖先的美德。尤其是为官者,修德、养德、积德、建德是其必备的。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只有“为政以德”群众才会象众星拱北斗那样拥戴你,尊敬你,这就是“德”的力量。
二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明智君王都十分器重为官者的道德修养。“有德无才可贵,有才无德可轻”。把“修身”和“修德”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强调“为政以德”,主张“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把做官称作做人的榜样。诸如“自古驱民在信城,一言为重百金轻”的王安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万事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林则徐等就是那个时代“为政以德”的代表,他们堪称时代的楷模,历代为民所敬仰。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德”的内涵与古代有很大的不同。共产党人最大的德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干部应时时牢记党的宗旨,处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当年的焦裕禄、现在的孔繁森、吴金印等都是为人民鞠躬尽瘁、以德修德的好典型,在人民心中永不磨灭。
普通人没有德,周围的人瞧不起;官员无德,群众则恨之。德高才能望众,才能受人尊重。位高权大,得人敬畏是一时的。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官员在人面前是高高在上,一副道貌岸然的君子相,而在幕后则是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的小人贪婪嘴脸。他们名为“公仆”,实为“公贼”。诸如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之流,这些人都是共产党人的败类。他们做了高官后,从不修德,养德,一味贪得无厌,成为人民的罪人。
官以德为本,为官德须高。为官要时时修德。当年胡耀邦总书记来单县视察时曾语重心长地对我们的干部提了三个问题:参加革命为了什么?在领导岗位上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要干部时时自省、自问、自警、自励。古人曾说“一日三省吾身”。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民公仆本色不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考验,作为党的干部更应当注重个人政治品质和道德修养。尤其是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是我们建功立业谋发展的大好机会,在这个环境中,我们要以县委、县政府领导为核心,大力发展和振兴单县的经济,以张金亮、高金华、付道正为榜样。人常言:有德有才开创事业,无德无才贻误事业。他们三位都是德才兼备的好干部。他们为单县经济发展建功立业的同时,也为他们个人“立了德、立了功、立了言、立了行”。他们立的是为人民服务之德,立的是为单县人民过上好日子之功,立的是对人民言必有信。行必有果之言,立的是代表单县广大群众根本利益之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时刻以群众赞成不赞成、群众高兴不高兴为前提。这就是“官德”,这就是他们做人的品德。 (责任编辑:启用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