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的山,从大云山沿着湘江向东,重重叠叠一个接着一个有数十座;往北到大云山为止。大云山绵延而东,高度超过大云山的有十几座,因此这些山连绵不断,一直到蒸水和湘江的交汇处。大云山的北面山脚下有一条溪水,沿着山脚向东流去,最终汇集到蒸水。其他没有流入溪水而流到北面山下的,都是些很小的支流,先向北流淌接着又折而向东,一条又一条有十几条,最后都渐渐消失而又绵延不绝。登上小云山,但见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绝,视野达方圆八十里,一直到蒸水和湘江的汇合处,最终越过了湘江。站在小云山上,向南望,尽头是晋宁县的洋山;向西南望,尽头是岳飞题名的祁县;向东望,尽头是耒县的诸葛亮祠;向东北望,尽头是炎帝陵墓的所在地酃县;向北延伸再向东远望,尽头是攸县的燕子山。
天空清澈明亮,广阔的云雾笼罩着山野,众多的飞鸟飞来飞去,如同虹雨忽隐忽现,(这些景象)在连绵不断的山水间都尽收眼底,清晰可见。小云山的北面是南岳衡山的西面诸峰,这些山峰簇成一团,如同花萼刚刚绽放,冬天呈苍绿色,春天则呈碧绿色,连绵不断形成外围,从左面把小云山包裹起来,站在小云山上观赏到的四周美景真是尽善尽美。春天云烟从半山腰升起而使山看上去更为高大,云烟缭绕,丛丛山脉如雪,更加突显耸入云端的山峦的黛青色。夏天的雨,有时连成白花花的一片,有时被风一吹回旋飘落,有时会飘起孤零零的细雨,有时细雨在云隙间的日光照耀下光彩晶莹。秋天的月亮,澄澈清淡,不知照到深远的何方。冬天的雪,有时让天色如同黄昏,让山色如同明月照耀下的广阔原野,有时又像傍晚的灯照耀到悬挂在空中的白绢上。在小云山上看到的景观,何止这些呢?
小云山的高度,与大云山相比,不到其十分之一。大云山的高度,与南岳衡山相比,不到其三十分之一。不止大云山,南岳衡山上所能见到的景观估计能超过这里的,就唯独它的主峰祝融山了,其他的山则没有超过小云山的。大概是因为小云山正处在湘西群山的东面,好像得到了大云山的委派似的,又临近山势蔓延的开头,所以才会如此。因此,湘西群山最突出的景观,到小云山这里就达到极点了。
联系大云山来称呼小云山,因为大云山是座庞然大山。有人说:“道士申泰芝,在大云山上修炼养生之术,而把小云山作为小居的别馆,所以称呼它为小云山。”即使如此,尽览湘江以西的群山,终究没有能超过小云山的了。从小云山的山脚到半山腰,都是高大丛生的灌木,阴森可怖,葱绿茂盛。登上小云山的山顶,则是百尺高的古木,好像俯身低腰来供观赏者观看似的。修炼养生的道士走了,僧人在这里筑造起房屋。房屋下面种植了许多杂花,一年四季杂花萦绕,绕满台阶。房屋右边有座水池,即使天不下雨也不会干涸。
我从甲辰年开始游览小云山,自那以后每年登临一次,始终不觉厌倦。好友刘近鲁就住在小云山下,家里高阁收藏了六千多卷图书,就是他引导我游览小云山的。
(责任编辑: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