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王夫之《自题墓石》详解

时间:2016-12-15 12:12来源:《船山文化经典》第二辑 作者:胡国繁 点击:
【 《自题墓石》原文】 有明遗臣行人①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左则其继配襄阳郑氏之所袝②也。自为铭曰: 抱刘越石③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④,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⑤,固衔恤以永世⑥。 墓石可不作,徇汝兄弟⑦为之,止此不可增损一
        【《自题墓石》原文】
  有明遗臣行人①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左则其继配襄阳郑氏之所袝②也。自为铭曰:
  抱刘越石③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④,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⑤,固衔恤以永世⑥。
  墓石可不作,徇汝兄弟⑦为之,止此不可增损一字,行状⑧原为请志铭而作,既有铭不可赘。若汝兄弟能老而好学,可不以誉我者毁我,数十年后,略记以示后人可耳,勿庸问世也。背此者自昧其心⑨。
         
        船山画像
        
            船山墓
  【注释】
    ①行人:王夫之受瞿式耜举荐,曾为南明桂王的行人司行人,掌传旨册封等事。
      ②袝(fù):合葬。
      ③刘越石:刘琨,字越石,晋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晋代将领,他忠于晋室,“枕戈待旦,志枭逆虏”,与刘聪、石勒相对抗。但壮志未酬,为段匹磾所害。
      ④张横渠: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北宋哲学家。曾任崇文院校书等职,后因病屏居,著书讲学。著有《正蒙》等书。他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部分,对王夫之有很大影响,王夫之撰有《张子正蒙注》一书。
      ⑤全归:全身而死。兹:这。丘:指坟墓。
      ⑥固衔恤以永世:原本就含着忧愁而永无尽头。《自题墓石》正文到此为止。下面一段为附告他两个儿子王攽、王敔的话,谆谆告诫他们活到老学到老,把自己的学术发扬广大,但不要过早出版自己的书。字面上看,船山是担心后学理解不透彻反而毁坏声誉,其实隐含难言苦心:规避被清廷禁毁的命运。
      ⑦徇:曲从、顺从。汝兄弟:你两兄弟。指王夫之的两个儿子。
      ⑧行状:传记的一种,也称“状”或“行述、“事略”。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
      ⑨昧:蒙昧。自昧其心,自己蒙昧自己的良心。
     【赏析】
      本文选自《王船山诗文集薑斋文集补遗》。这是王夫之71岁时为自己作的墓志铭,其序和铭都特别简短,但却体现了王夫之的务实求真、信仰坚定的思想性格及其清健奇崛的文风,念念不忘其为“明遗臣”,“抱刘越石之孤愤”,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未完成复国大志的悲壮气氛,一位以穷且益坚、百折不挠的志节为后世树立身典范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译文】
  明朝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埋葬在这里。墓左边是他后妻襄阳郑氏的坟墓。他自作的铭文说:怀抱刘越石的孤愤,而命运使我无从实现自己的夙志;仰慕张横渠的正学,而才力使我不能企及自己的目标。幸能保全身躯归葬在这墓里,原本心怀着无穷无尽的忧愁。
我的墓碑可以不立,随你们兄弟安排。只是这个墓志铭不可以改动一个字。关于我的行状,原本是请人写墓志铭而准备,既然有了这篇铭,也就不必重复。如果你们兄弟能够好学直到老年,就可以不让那些本想赞誉我却不理解我的人毁坏我的声誉。几十年后,你们将我的平生学问稍加综述留给后人就行,不要以平庸的手笔问世。你们如果违背我的这些叮嘱,那就是自己蒙昧了良知。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