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井泉:谈安身与立命

时间:2016-09-25 07:21来源:原创 作者:井泉 点击:
在不惑之年渐行渐远、知命之年愈逼愈近之际,又想起了这么一个属于我的生命根系的古老命题一一安身立命,我的儒家前辈们时常念叨、至死铭记的人生话题。其实大可不必以西方几近科学的哲学范畴称之。至多,这只是一个人生大问题,有点像哈姆雷特关于生死的纠
    在不惑之年渐行渐远、知命之年愈逼愈近之际,又想起了这么一个属于我的生命根系的古老命题一一安身立命,我的儒家前辈们时常念叨、至死铭记的人生话题。其实大可不必以西方几近科学的哲学范畴称之。至多,这只是一个人生大问题,有点像哈姆雷特关于生死的纠结。
    佛教徒津津乐道的故事:达摩来到东土,慧可和尚(或者此时身份还是居士?)一时激动,自废一臂,求见达摩。达摩接见,问何事。慧可曰:无事,仅一心无处安放。达摩拈花一笑:汝将心取来,我为汝安上。慧可当下释然。
其实,上述故事还是脱不了四大皆空的佛教惯性思路,玩了一个骑驴找驴、握粟求谷的把戏,并不解决实际问题。
    要是慧可求见的对象是孔子呢?让我们试玩一个“穿越”:首先,孔子一定是请来华佗为他接上臂,待其问题出口后,朗朗一笑,开启他:有朋自远方来,汝亦乐乎?慧可不由自主:乐,见仁者无忧,故亦乐也。孔子再开示:汝学佛经,能时习乎?慧可立答:酒色财气未染其一。孔子自问:习亦悦乎?慧可无语,然已喜形于色。孔子揖而去,众弟子低眉随行。急性子子路忍不住问:慧可的问题您好像没回答呀!孔子问身左的曾参:你说我回答了吗?曾参鞠躬:我已温习回味老师方才的教诲,我平时并未做到,所以此刻正在内疚自省。孔子又问身右的子贡。子贡拱手:老师的三问,其实就是三次帮慧可找回心,一次次更贴近自身。心在身中,何必远求?我乐故我在,我在故我行,我行故我悦,悦者,心乐也。孔子微微颔首,又回头问身后紧趋的颜回,颜回迟疑十秒,娓娓而道:“择不处仁,焉得慧?仁者,心之名也;孔学者,仁学也;仁学,以己心求仁心之学也;慧可昔日以空虚之心求诸空门,慧命岂可得立哉!”孔子喟叹:贤哉,回也!好吾学者,唯回也!
    安身与立命其实是两重境界。除孔子、孟子可谓二者兼得外,二者的代表人物,应分别是游刃世俗最成功的子贡和独立世外取得最高学问的颜回。曾子,又如宋代真儒代表张载、被誉为明末孔子的王夫之,则皆为以任重道远、日乾夕惕之独善安身而最终安顿慧命之圣贤。所谓安身,安家安国安天下之起点是也,是向外求安全环境。而立命,乃立定慧命、乐乎天命之意。对圣人而言,天人合于一身,吾心即宇宙,宇宙在心即在,致虚极,守静笃。笃生定,定生慧,于是圣人不假他求,但求慧命,慧命即仁;求仁即是求诸己;求诸己,即修己以敬;敬,即自敬而后敬人。安己心而后安人心,安己心以安天下百姓心。而己心始终无求,故无忧无惧,亦乐亦悦。孔子的事业,不仅是安身的大智大策,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重要的是立命的大仁大勇,即让天下人找到自己的慧命并回家。还是一百年后的孟子再振了孔颜二人的衣钵,他说:“仁,人之安宅也”,又说:“居仁由义。”一一仁,是家,义,则是回家的路。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