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车六月正闲闲,救日朱弓向月弯。
铜马已闻心匪石,巴蛇敢恃骨成山。 中原冠带壶浆待,闽海丝纶棨戟颁。
师克在和公自省,丹忱专在念时艰。
此诗题为《盛夏奉寄章峨山先生湘阴军中》,誊录于《忆得》,先生列于丙戌,即南明唐王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是年先生二十八岁,居南岳双髻峰续梦庵。夏至湘阴,上书江北巡抚章旷(别号峨山)军次,指画兵食,请调和何腾蛟、堵胤锡南北两督师以防溃变。不省。然先生拳拳不已,复自山中寄此诗规劝。 戎车,兵车也,亦引申指战事。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中》:“家大人曰:言言、仡仡,皆谓城之高大,则闲闲、茀茀,亦皆谓车之强盛。茀茀,或作勃勃,《广雅》曰:闲闲,勃勃,盛也。”“戎车六月正闲闲,救日朱弓向月弯”:盛夏六月,明军强盛,正当力挽狂澜,再造中兴。铜马,即铜马军,农民起义军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有别号诸贼铜马、大肜 ……各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人,所在寇掠。”匪石,《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孔颖达疏:“言我心非如石然,石虽坚尚可转,我心坚,不可转也。”是时李自成已亡,大顺农民军主力近五十万人,由高一功、李过和郝摇旗、刘体纯等分别率领,正屯驻两湖组成“忠贞营”,提出“联明抗清”的口号,与湖广总督何腾鲛、湖南巡抚堵胤锡等取得联系。“铜马已闻心匪石”,此句船山先生劝章旷必须联合大顺农民军。巴蛇,古传说大蛇也。《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意谓巴蛇吞象,三年才将象骨全部吐出。后常以“巴蛇食象”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近代宁调元《燕京杂诗》:“巴蛇渐长期吞象,蜀帝从今定化鹃。”窃以为,船山先生诗中“巴蛇”殆指清朝,明朝降清将领祖大寿、孔有德等人依恃清军攻打南明,以至于“骨成山”。冠带,犹搢绅,谓吏人也。壶浆,茶水、酒浆。以壶盛之,故称。明·张煌言《祭延平王文》:“中原冠带,夹道壶浆。”闽海,指福建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带。“隆武政权”即在福建福州建立。丝纶,《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中原冠带壶浆待,闽海丝纶棨戟颁”:天下有识之士皆待明师克定江山,隆武皇帝亦庄重地颁下诏书。“师克在和公自省”,时何腾蛟、堵胤锡南北两军不相协应,先生引为殷忧,此句诗可谓片言扼要,切直已极。末句“丹忱专在念时艰”,先生乃是表白寄此规劝诗完全是出于一片丹心赤忱。 案:章旷,字于野,别号峨山,直隶华亭(今上海)人。崇祯丁丑进士。隆武时,以佥都御史巡抚江北,守新墙与敌垒相对。章旷是一六四二年作为考官认识新中举人王夫之的,赏识其才学,“时国势渐不可支,出场后,遂引为知己,以志节相砥砺。”(王敔《薑斋公行述》)先生此次规劝,就是冀望通过章旷把他的策划上达于何、堵。而终不遂怀。翌年春,“长沙兵将交讧,掠夺四出,粮道阻绝……清孔有德大举入侵”(《永历实录》)南明军大败,自是大局瓦解,悉如船山先生言。 又,船山先生在给其好友蒙正发《三湘从事录》作的序文中亦曾回忆“当湖上半壁时,黎平(何腾鲛)、义兴(堵胤锡)、华亭(章旷)三公为鼎三足,而华亭公为雉膏,黎平、义兴为金玉铉之任。金玉皆宝也,相触则相伤,玉碎而金亦挠,交之以为铉,安得不覆餗乎?”指明三人为当时南明抗清势力中的三大重镇,而章旷正可起到调和作用。然金玉虽皆为宝,交之以为举鼎之具,相触相伤,又岂能不鼎折覆餗,以至于败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