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八日,顶着酷暑,我和县诗词协会会长刘万城先生一行,带着诗词进校园的任务,信心满怀的来到了衡阳县五中。刚一落坐,接待人之一,该校青年教师井泉先生就送我一本书刊《船山》。一看,原来是井泉先生主编的,书名由著名作家唐浩明先生题写,不禁肃然起敬。 以“船山”命名的文艺刊物,在王船山先哲的故居地衡阳诞生,真是可喜可贺。王船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文艺上也有着很深的造诣。他不仅擅长于散文和诗赋,还写过昆曲《龙舟会》。他写的散文,以史论为最好,既有相当严密的逻辑性,又有丰富的形象性和鲜明的感情色彩。清末著名思想家谭嗣同曾这样赞扬王船山:“文至唐已少替,宋后几绝……国朝衡阳王子,出其诸论,犹当空绝千古。”虽不免溢誉,但也可以看出王船山的散文,不落唐宋窠臼,具有特殊成就。至于船山先生的诗歌,他不仅写有近两千首堪称上乘的诗作,还编注鉴赏了大量历代诗歌,其诗论,条分缕析,洞察幽微,独具慧眼,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最高成就的取得者。近年来,王船山哲学思想的研发学者不断增多,而少有学者去探寻王船山的文学艺术宝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20年前,我还正是而立之年,当时在县委办工作,有幸参加在岳阳平江举办的杜甫学术思想讨论会。会上,著名学者马积高、羊春秋先生对我说过,要传播船山文化,衡阳人要积极做出贡献,最好首先写出一部普及性的电视剧,要我起草脚本。我身感泰山压顶,力不从心。后来因为工作多次调动,加之王船山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自己研究甚少,不敢贸然动笔,至今仍是一个空头计划,说来真是惭愧,也辜负了已经逝去的二位老师的期望。读了《船山》刊物,我为此击掌叫好,上述遗憾与空白的填补,将是指日可待的事。而且,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将依托这一平台茁壮成长。
读《船山》,我爱不释手,感触颇深。《船山》是一本好刊物,正是它把本土文艺的目光投向年轻人,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这是一个使命,一份责任,意义深远,愿景广阔。我想,同船山学术思想研究一样,随着船山文艺组织机构、杂志、网站的发展,这支船山文艺的生力军,将不断载着自己的成果,与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期待,从衡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船山英灵亦将长天歌咏,含笑千古。
(作者系湖南船山学社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