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船山 > 船山论文 >

滴水藏海:游船山学社

时间:2012-04-21 18:07来源:作者原创 作者:滴水藏海 点击:

船山学社

 

[百度]船山学社位于中山东路北侧,为一座单层三进四合院;清光绪年间为曾国藩祠,辛亥革命后,湖南一些文人学士为研究明末清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船山的学说,在此建立“船山学社”。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曾在此创办自修大学,现旧址门首“船山学社”四字是毛泽东亲笔题书。

船山学社

 

在闹市中心的静幽处,青瓦白墙的静默着,眼过繁华.

这是一个似类宗祠,极富中国民宅特色的四合院。

地处闹市,却鲜有人光顾,我去了两次,一次是自己“误入”,再次就携了儿子来。每次,我都能听见自己的足音。

 

 

 

王船山,即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 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清三大学者。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
明崇祯年间,王夫之求学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崇祯十一年(1638)肄业。在校期间,吴道行教以湖湘家学,传授朱张之道,较早地影响了王夫之的思想,形成了王夫之湖湘学统中的济世救民的基本脉络。

儿子古朴典雅的景致很欢欣。

他指着理学鼻祖周敦颐的《爱莲说》高兴地说“妈妈,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古代的字!”妈妈告诉他更要学习他“出淤泥而不染”的风格。

 

 

 

主张民族主义,以汉族之受制于外来民族为深耻极痛。

吾辈,几人知?

 

 

 

 

第一所为纪念王夫之而开办的教育机构——思贤讲舍的舍址

第一个研究王夫之学术思想的团体——船山学社的社址

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湖南自修大学的校址

 

 

 

[百度]明亡后,清顺治五年(1648),王夫之在衡阳举兵抗清,兵败后隐遁,潜心治学,在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人称“湘西草堂”,其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上总结并发展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教育主张“养其习于蒙童”。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政治上反对豪强大地主,认为“大贾富民”是“国之司命”,农工商业都能生产财富。文学方面,善诗文,工词曲。所作《诗绎》、《夕堂永日绪论》,论诗多独到见解。所著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一生坚持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战斗精神,至死不渝。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录内外篇》、《黄书》、《噩梦》等。墨迹传世稀少。《大云山歌》书风神清气舒,可谓难得珍品。

王夫之的思想,尤其在历史观和政治思想方面,大都表现在他的《读通鉴论》和《宋论》两部书里。

王夫之一生著书320卷,录于《四库》的有:《周易稗疏》、《考异》、《尚书稗疏》、《诗稗疏》、《春秋稗疏》等。岳麓书院建船山专祠,以纪念这位不朽的大师。著作编入《清代船山全书》。

 

船山学社

 

船山学社旧址在湖南长沙市中山东路。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曾国藩的词,1914年刘蔚卢等人为纪念王船山,阐扬其思想,发起组织船山学社于此。旧址单层三进四合院,砖木结构,山字墙,小青瓦,朱漆门窗,方砖地,于闹市之中显得非常雅致。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等为集合人材,造就干部,利用船山学社的社址和经费,由蔡元培命名创办自修大学,李达为学长,李维汉,夏曦,夏明翰等在这里工作过。1923年11月,自修大学被军阀赵恒惕封闭。1964年后,旧址经多次维修已外开放。

 

 

 

 这是毛主席的住房。

 1921年7月,毛主席出席一大后在这里居住。期间组织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建立了中共湖南支部。1921年冬迁居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

 

船山学社

 

方桌、条凳,木雕窗牖。纤尘不染,散发着宁静安详的气息。

阳光透过窗子洒落进来,旧式的桌椅反射着质朴的光来,就在斗室之内,曾经是一室光明,曾经是九百六十万平土地上的星星火光。

 

 

 

湖南学生联合会办公室。

1919年5月,毛泽东为响应五四运动,发起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领导领导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 

 

 

 

儿子好奇地参观伟人居住过的地方。

这个世界,什么都让他觉得新奇。

 

船山学社

 

我告诉儿子,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干部的学校,名湖南自修大学。

我也告诉儿子,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赶跑了小日本,让你过是比王二小幸福和快乐的生活。儿子天真地笑着说“妈妈,我每天都开心!”

1928年2月,在汉口市区的余记里空场上,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夏明翰临刑前,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就是这几句妇孺皆知的慷慨激昂的革命诗歌,让他永远地活在我们的心里.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省级党支部.

今天,却被很多人淡忘,其实很多历史应该铭记.

  他的名字,和很多人样,我从没见过.

1928年10月15日,他不幸被叛徒诱捕,面对敌人的严刑审讯,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929年2月被敌人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

他为民族、国家,为主义而死,他名姜梦周。

和很多革命党人一样,他们为了革命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今天的我们却忘记了他们……

还是我不曾见过的名字,郭亮。

郭亮原名郭靖笳,1901年12月3日诞生于望城县茶亭镇郭亮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著名的革命英烈。

“1928年3月,在长沙司门口刑场上,中共湘鄂赣特委书记郭亮牺牲前留给妻子的遗书“灿英吾爱:亮东奔西走,无家无国。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

简短的遗书,却摧人泪下。

他也有妻子儿女,却抛洒这一切,置生死度外,为革命矢志不渝。

 这是一个极其安静的院子,在闹市中央,极其难得。

现世,满目喧嚣,而几人能识得这样的清幽处?又几人还能有沉静的心,抚今思惜? 

今天阳光极其灿烂,万丈光芒洒进小小的四合院,就在走出这个宁静清幽雅致的院落的一霎那,我想起鲁迅《随感录》中的一句话: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了一片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

 

 

 

(责任编辑:百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