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精神”照我心
西渡镇中心小学
从小时候记事起,就听村里的老人说:“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在我们衡阳县有一位奇人,不管天晴下雨,出门都头戴斗笠、脚着木屐……”等我长大后,才渐渐明白,原来这位船山先生就是当时的行为艺术家,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向人们表达“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的志向与气节。
在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衡阳县曲兰镇,有一栋风格古朴、黛瓦白墙的房子,名为湘西草堂。这就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先生晚年隐居之地。走进草堂,门联上“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对联十分醒目,这也是船山先生高风亮节精神的真实写照,让我不由得心生敬畏。堂屋内正中,悬挂着船山先生画像及“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自撰联。船山先生一生著书四百余卷,八百多万字,其中大部分著作是在草堂写成。曾经的草堂陋室,因为船山先生的高尚品德而誉满天下。
一直以来,船山思想和船山精神影响着无数豪杰伟人,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其中,船山先生“经世致用”的人世观对魏源、曾国藩、谭嗣同、毛泽东等一代代湖南人产生深远影响,也间接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前,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许多仁人志士都在寻求救国良方。就在这时,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了,从此不断发展壮大,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一百年的奋斗历史中,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经历了暴风雨的洗礼。无数革命先烈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最终赢得民族解放的伟大胜利。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综合国力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在眼前。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多,受到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的阻力也原来越大。人们常说: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船山先生忧国忧民的担当精神,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些都是我们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要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增强爱国情怀,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