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征文 >

【彭玉麟诞辰】黑妮:奇男子彭玉麟

时间:2016-09-13 16:59来源:本人原创投稿 作者:黑妮 点击:
这个故事发生在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清末水师统帅,湘军首领彭玉麟身上。 彭玉麟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要美名而著称于世,一生衷情于梅花。 彭玉麟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 彭玉麟一
    这个故事发生在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清末水师统帅,湘军首领彭玉麟身上。

    彭玉麟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要”美名而著称于世,一生衷情于梅花。 彭玉麟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 彭玉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早年是个书生,后投笔从戎,加入湘军。他 一心一意推动晚清水师建设,成为中国近现代海军创始人。 彭玉麟作战勇猛,史料记载的小孤山之战,当湘军水师进攻小孤山时,太平军“缘岸列炮,丸发如雨”,舰艇若无遮挡,水师官兵不得不思考“避炮子之方”。但试验了很多方法都不奏效。彭玉麟想出一招“以血肉之躯,植立船头,可避则避之,不可避者听之”。亲自率先“植立船头”,只说一句:“今日,我死日也。义不令将士独死,亦不令怯者独生矣。”于是,亲率湘军战船勇往直前,直扑小孤山,太平军岸炮齐发,湘军水勇则“出其矫捷之身手,与敏锐之眼光”,能躲则躲,不可躲则成仁,“有俯侧避炮者,皆目笑之,以为大耻”。在太平军的猛烈炮轰下,湘军死伤虽众,但仍然“战两日破之”。此段史料充分的展现了一个勇敢不怕牺牲生命,视死如归保卫国家的血性男儿。

    他一生辞高官六次,却在年迈时临危受命,抵御外敌。第一次是辞去安徽巡抚(相当于安徽省委书记)之职。当时是在咸丰十一年,彭玉麟官职是安徽布政使(相当于省长)衔水师统领。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把所属三省巡抚任给他的三个亲信,任彭玉麟为安徽巡抚。他却一连三次辞谢,其理由是已习于军营而疏于民政,请朝廷勿弃长用短。朝廷只好收回成命,改任兵部侍郎,依旧留在前线督带水师,他才坦然接受。第二次是同治四年二月,朝廷任命署漕运总督。漕运总督掌管鲁、豫、苏、皖、浙、赣、湘、鄂八省的漕政,是众人所垂涎的天下一流肥缺。但他又两次谢绝,朝廷只得作罢。第三次是同治七年六月,上疏请辞已当了七年的兵部侍郎。原因是当年从军时,三年母丧只守了一年,现在国家安定,他理应解甲归田,将剩下的两年补满。这次朝廷没有挽留,答应了他的请辞。第四次是彭玉麟离职休养三四年后,朝廷又任命为兵部侍郎兼光绪帝大婚庆典宫门弹压大臣。待到庆典一结束,他立即上疏请辞署理兵部侍郎。第五次是光绪七年七月,朝廷任命为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两江辖地广阔,又兼物产丰茂,南洋通商大臣一缺更是权大责重,一向非名宦宿臣不能任命。朝中重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曾任过此职。让彭玉麟出任两江总督,说明朝廷对他的倚重,但他就是不领这个情,接旨后即上疏请辞,隔日后又再次上辞疏。第六次是光绪八年,朝廷任命彭玉麟为兵部尚书(相当于主持中央军委的国防部长)。与过去一样,他接旨后即请辞,朝廷未准。不久,中法战争爆发,朝廷命他率领旧部将士并增募新军,迅速前往两广部署海防。他认为此时是临危受命,不宜再辞,便以衰病之躯奉旨赴粤,带领所部驻扎南海前线,整修虎门要塞,加强沿海完备,遣部将防守钦州、灵山。多次上疏主战,战后疏请严备战守,以防后患。中法战争胜利结束后,光绪十一年三月,便上疏请辞兵部尚书之职,朝廷未予接受。他又于这年八月、第二年八月、第三年七月、第四年六月接连四次上疏请求辞职。鉴于他的执着,朝廷只得接受。 他任长江巡阅使治理水师及兵部尚书的时候,秉公办事,疾恶如仇,严惩恶势力,有一年,彭玉麟路过安庆,忽然有老百姓拦马喊冤,状告当地恶霸李秋升。李秋升是李鸿章的侄儿,夺人妻女,当地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经调查,彭玉麟掌握了足够证据,把李秋升抓来审讯,李秋升竟然藐视彭玉麟不敢把他怎么样而供认不讳。彭玉麟断然下令:“此人不除,安庆难安宁。” 彭玉麟任职期间还先后弹劾处置了腐败无能官吏两百余人,其中不乏高官。此外,彭玉麟的一个外甥曾任知府,由于贻误军机也被他杀了。他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民间流传下一句佳话:“彭公一出,江湖肃然。”彭玉麟在去世前将为官几十年的官俸、养廉、经费等等加起来上百万两的收入全部捐出来做了军费。彭玉麟身为大清名将、朝廷重臣,一生不慕名利、不避权贵、不治私产、不御姬妾。虽然一生六辞高官,却在国家危难之时,抱着年迈多病之躯,临危受命,抵御外敌。在权贵当道、腐败之极的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成为了一个极为罕见的清廉、正直、淡泊、重情重义的名臣。       

    这位中国近代史上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叱咤风云人称雪帅的彭大将军,一生种梅、画梅、咏梅,视梅为知音,视梅为妻,却只为一个人,那就是梅姑。彭玉麟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心地善良,救了一个拐卖的女孩,他与这个女孩从小一起长大。他叫她梅姑,其实两人各自心里已深埋着一颗爱情的种子。但古代的伦理制度非常严格,她一直是以彭玉麟长一辈的身份出现在他生活中的。虽然外婆也特别疼爱彭玉麟,有心想成全他俩,但却因两人八字不和,而坚决反对。后来彭玉麟回家了,父亲死了,母亲坚决不同意他娶梅姑的主张,他没办法,只好遵从母命完婚。而梅姑却一直苦苦等待,终于相思成疾。彭玉麟的舅舅眼看着这样下去不是事,便作主将梅小姑嫁给了别人。两年后,彭玉麟便收到了梅小姑病逝的消息,他悲痛欲绝发誓,要倾尽一生气力,画足十万梅花,祭奠恋人梅小姑。他每画成一幅,必盖一章曰“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其画作被称为“兵家梅花”,与郑板桥的“墨竹”合称为清代画坛的“两绝”。

    “一生知己是梅花,魂梦相依萼绿华。别有闲情逸韵在,水窗烟月影横斜。”叹!世间英雄,柔情坚贞,大智大勇,书生豪迈之乱世奇男子彭玉麟,当今之中国有几人?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