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后24小时内,点击人数上万,网友分布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和美国、日本、越南、捷克等国家。由于本网最近取消了主页点评栏,现应网友要求,我们将网友评论陆续精选如下: 这是个悲剧,校长如歌的情怀包容不了残酷的现实;教育的问题不是一个校长,一个老师,一个家长乃至于一个不学无术的学生的问题,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不从根上进行改革,这样的悲剧会如解不开的死结一般循环上演。让教育回归教育其自身发展规律的轨道上,我们的民族与国家才有未来。校长的演说极富文采,与其说这是一篇毕业典礼上的临别赠言,不如说是面对现行体制的抗争与呐喊,悲情,但不同情。 这文章是用心,用经历,用情在写的,很有启发意义!对此,我建议初中毕业后只能三分之一的人去读高中!其余的学生去学手艺工艺,学习动手创造!这样的话对学生,家长,社会,对消费将是大好事!因为我们中国不需要假大学生,假博士生! 作者思维敏捷,触角锋利。戳到了当前中国教育的某些痛处和欲积欲重的弊端。教育,无论家庭教育 ,还是学校教育,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永远是因家而异,因老师而异,因人而异。而因材施教又何其难也!一味赏识,一味棍棒,都不行!还是老祖宗那句话:恩威并施。其实,成人亦如此,一味孔子仁道,寄希望于“一日参省乎己”,结果如何?人性罪恶的一面有时会似洪水猛兽;一味荀子法制,寄希望于严刑苛法,结果如何?“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故此,当二者兼备。教育亦当棍棒赏识并行。然如今之势,又何其难矣……教书人一声长叹!! 唉,应该留守儿童长大的居多。校长说的是肺腑之言,但也不会有多大作用,长期习得那些坏毛病靠一席话是医不好的。贵州一些山区留守儿童智商测试不到80分,根本达不到完成学业的基本要求,强行圈在学校也没多大意义,师生双方都痛苦,还不如学点手艺靠谱。 (责任编辑:相天) |